“助力非遗文化秦腔艺术传承公益项目”落地西安

发布时间:2025-05-16 23:19

城市传统艺术:了解并传承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城市生活艺术# #城市文化体验#

古朴典雅的百年剧场中,一场青春涌动的秦腔演出,承载传承声音,见证社会暖意——5月15日,沪陕两地共同携手的“助力非遗文化秦腔艺术传承公益项目”落地西安演艺集团,在易俗社剧场举行项目落地仪式。记者了解到,从今年起,这一公益项目将通过构建政企学联动的创新机制,持续对西安演艺集团下属四个秦腔单位——西安易俗社、西安三意社、西演青年团、秦腔传习中心的秦腔传承者们进行多样扶持,让古老的艺,通过年轻的人,在古城“声声”不息。

“助力非遗文化秦腔艺术传承公益项目”,是由“心系学子圆梦未来爱心企业家联盟”与民盟上海市新阶层(综合)委员会主导、西安市慈善会联合推动的公益项目。记者了解到,该项目突破传统资助模式,通过政企学联动,在非遗传承领域构建“资金支持+人才培育+平台建设”三位一体的创新助力体系——从为秦腔青年演员提供学习、深造的种种机会与资金扶持,到帮扶秦腔中坚力量打磨精品剧目,再到推动非遗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每项助力举措都精准锚定秦腔艺术的传承重点。

“作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秦腔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基因密码;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秦腔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内涵。”“心系学子圆梦未来爱心联盟”理事长王中仁表示,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持续推进的时代进程中,古老艺术的发展,需要各方力量共同助力,希冀这一公益项目,能为更多青年人才搭建成长平台。

“公益项目将为西安演艺集团4个秦腔单位提供多元且长期帮助,这不仅是一次跨越地域的爱心接力,更开创了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的创新范式。”在西安演艺集团副总经理惠敏莉眼中,青年人才是秦腔艺术传承发展的希望所在,“此次公益项目的落地,将激励更多年轻人投身秦腔艺术事业,也让西安演艺集团通过与上海优质资源的深度对接,在剧目创作、人才培养、市场运营等领域实现全面升级。”

作为项目落地仪式的重要环节,由4家秦腔单位青年人带来的同台演出,让秦腔朝气蓬勃的姿态更加动人:从西演青年团精彩的戏曲技巧精粹展示,到秦腔传习中心少年们昂扬的《三滴血·祖籍陕西韩城县》选段演唱,再到西演青年团秦韵缠绵的《火焰驹·表花》,以及易俗社震撼的《杨门女将》武戏表演:每一个节目都彰显着秦腔艺术的强大生命力,诉说着传统文化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中的精神基因。

“易俗社走过113年岁月,其创始宗旨就是移风易俗、启迪民智,辅助社会教育、救助贫寒子弟。我非常激动,在新时代里,有这么多社会爱心人士能共同加入秦腔传承保护的接力传承”,在当日活动现场,已是白发苍苍的孙莉群、张保卫等老一辈秦腔艺术家也来到现场,“不管来自何方,不管是年老的还是年轻人,咱们劲往一起使,让大秦腔持续热火起来!”89岁高龄的孙莉群激动地说。

惠敏莉则有着更多期待:“西安演艺集团将以此次公益项目为支点,通过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传承体系,培育德艺双馨的青年人才队伍——未来,这里不仅是秦腔艺术的传承高地,更将成为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试验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秦腔文化品牌。”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孙欢 孙嘉敏 图/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尚洪涛

网址:“助力非遗文化秦腔艺术传承公益项目”落地西安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184070

相关内容

秦腔“创新展演” 非遗“焕新破圈” 激发西安文旅市场新活力
贵州平塘:传承非遗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
青岛非遗相声文化艺术节:曲艺传承惠民 四方欢声笑语
凝聚美育力量 助力文化传承
传承非遗文化 共筑精神家园
千年匠心,非遗传承——中国白酒非遗项目大盘点,这些你都知道吗
公主岭市:传承契约精神 守护非遗文化
烟火兰州闹新春 非遗传承过大年
第十届秦腔艺术节西安鸣锣启幕
青浦这个非遗公益周,每天感受不同非遗文化艺术~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