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位观众为人艺讲“戏”

发布时间:2025-05-20 07:08

一帧一景,讲述人生百态:用镜头讲述生活百态,让观众感同身受。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生活故事精选# #生活瞬间抓拍#

北京人艺戏剧博物馆序厅里,有点儿“社恐”的临时讲解员戴上工作人员准备的面具,分享油画《42小时谈话》的故事。 本报记者 方非摄

本报记者 高倩

首都剧场有什么来头?《茶馆》等经典剧目有哪些故事?5月18日,走进北京人艺戏剧博物馆,答疑解惑的不一定是工作人员,也可能是“热心市民”——国际博物馆日当天,“我到人艺学讲解”特别活动邀请观众担任临时讲解员,从观摩学习、模拟演练到独立讲解、传递接力,向更多人介绍博物馆里70余年戏剧瑰宝的责任,落在了观众肩上。

“活动通知发出后,很快就有电话不断打给我们,询问报名方式。”北京人艺戏剧博物馆负责人吴文霞说。为了让更多真正热爱戏剧的观众参与进来,临时讲解员的名额以先到先得的方式现场发放,早上不到8点半,距离活动正式开始还有两个小时,人艺的院子里便排起了队。博物馆共设序厅、历史厅、人物厅、剧目厅等8个讲解点位,每个点位都备有图文兼具的资料卡片,经过工作人员的“培训”,临时讲解员“火速”上岗,大家的热情、渊博,让吴文霞和同事们觉得惊喜又温暖。

“我们特别真切地感受到,人艺的观众真是卧虎藏龙。”北京人艺戏剧博物馆副研究馆员熊国平负责历史厅的点位,不少“铁粉”对剧院发展历程如数家珍般的了解、流畅大方的“台风”让他印象深刻。还有观众用自己的见闻和专业知识反哺给博物馆许多启示,比如,在讲解序厅的油画《42小时谈话》时,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侧重从人艺4位奠基人曹禺、欧阳山尊、赵起扬、焦菊隐的艺术理想谈起,分享人艺的建院方针,但在懂画的人眼里,这幅油画的构图和笔法大有看头。

“真轮到自己开口介绍,一边要捋顺语言,一边要尽可能覆盖要点,真的有些紧张。”张先生体验了一把讲解曹禺先生创作《雷雨》的经过,被其他观众注视、倾听,几分钟下来,他手心里已经有点冒汗,不过紧张归紧张,《雷雨》问世的始末,已经“像雕刻一样”留在张先生心里,“绝对不会忘记”。而上至鬓发如霜的长者,下至穿着校服的孩子,这一天,一百多位临时讲解员在北京人艺戏剧博物馆里各有收获。“有一位小朋友虽然还不了解舞台上的角色,但他说,自己通过讲解学会了怎么用真情去感染别人,这也是一种成长。”吴文霞说,这次集学习、扮演、体验于一体的戏剧传承之旅,让观众在与历史的对话中真正成为“文化传播者”中的一员。未来,北京人艺戏剧博物馆计划开展更多的体验活动,为热爱戏剧、热爱人艺的观众提供展示的平台与情感的出口。

网址:百位观众为人艺讲“戏”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185474

相关内容

讲上海话的《雷雨》将登北京人艺舞台
北京人艺《茶馆》再开张 与观众共同创造戏剧记忆
北京人艺新戏《永定门里》 创新探索新时期京味戏
国际博物馆日,观众上岗成为人艺的讲解员
视点 | 《正红旗下》为北京人艺上海驻演收官:对精品的呼唤始终是“进行时”
《茶馆》“打头炮” 北京人艺五部大戏亮相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大剧场气势不凡 小剧场当仁不让 北京人艺新年新精彩
相约人艺之友日感受夏季的“雷雨”
北京人艺《茶馆》再“开张” 以“镇院之宝”纪念老舍诞辰
《茶馆》再登人艺舞台 首次采取实名制购票观剧制度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