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刘姥姥,离开荣府时一个极小的细节,可见她熟稔人情
品味《红楼梦》:荣宁两府的兴衰,尽在其中。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生活趣味分享# #读书心得分享#
《红楼梦》的细节里都是乾坤。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幅挂在宁国府上房内间的对联贾宝玉是不喜欢,那是他不需要做任何努力也能锦衣玉食,像刘姥姥这样,一个天灾人祸就能让一家人濒临饿死冻死的边缘,生产上无法解决,只能投亲靠友,问题是交往圈子也都是同阶层的人,同样是朝不保夕,但凡能有一丝丝的通路和可能,要怎样抓住机会呢?
这时,再看这句对联,差不多算是人生指导的哲学总结,问题在于人们如何践行它。
芥豆之微、社会地位上与贾府天渊之别的刘姥姥,践行“世事洞明、人情练达”是教科书级别。可以从她进出荣国府的一个极小的细节看出来。
隆冬将至,刘姥姥一家衣食无着,面临极为严峻的生存危机,女婿是个嘴硬没有本事的人,女儿出不得门,刘姥姥这个老寡妇只好亲自出面,希望能找到已经成为荣国府当家女主人的王夫人,向她讨要几两银子,救一家人于危局。
她一大早就拉了外孙子板儿往城里来,找至宁荣街,贾府她是从来没有来过的,偌大的贾府,哪里是宁国府?哪里是荣国府?豪门正门、后门、角门、侧门等等她更是搞不清楚。但是她看到一个大门前车马往来、门前几个腆胸迭肚的大汉,她既害怕,又鼓起勇气跪下了向他们磕头,请求大爷们为她请出周瑞大爷。
周瑞夫妇俩是王夫人的陪房,是王家人,当初周瑞买地,王狗儿的父亲曾经帮过忙,所以,周瑞两口子也算是刘姥姥的一个熟人了。
荣国府的豪奴们根本不把这个破衣烂衫的农村脏婆子正眼瞧一下,于是就有人作弄她,让她在一旁等着,一会儿就有周瑞家的人出来。其中有一个人不忍心这样对待一个老人,告诉她周瑞家的住所,让她去找周瑞的娘子。
于是刘姥姥千恩万谢,按照指引一路问过来找到周瑞家的,这才算是找到了能与她递话给王夫人的门路。
刘姥姥是从后门进了荣国府,又跟着周瑞家的从角门进入内宅,周瑞家的为她出主意,说当下是琏二奶奶管家,见到了凤姐,才算见到真神,比见王夫人更加有效果。
是不是这样?当然不是,别说是刘姥姥,贾府若有普通官宦之家的亲戚女眷,怕是也难见到贾母王夫人,凤姐年轻,辈分低,又管家事,一般的她能见已经够了。如果周瑞家的将这么个老婆子冒冒失失领到王夫人面前,那她也休想在荣国府里立足了。
在得了凤姐赠与的二十两银子跟着周瑞家的出来后,小说这里有一句说:
刘姥姥感谢不尽,仍从后门去了。这是非常小的一个细节,看起来很随意,实际上读者可以想一想,一个乡下人进城到了荣国府这样的豪门,不说府里纵横交错,更没有人拿正眼敲自己一眼,也不可能有人为她引路,大家族的规矩她更是一点儿也不懂,应该往哪里走,那脑子简直就是懵懵的。
但是刘姥姥留给读者的这个背影,给读者的感觉是多么的成熟,很有轻车熟路之感,可见她是多么熟稔人情,许多读者会感到刘姥姥在凤姐面前的局促和笨拙,那是她一大把年纪,在一个富贵逼人贵妇人面前不自觉地自我矮化的结果,其实,刘姥姥进贾府,她所有的动作都是对的,都是见过世面才该有的样子。
刘姥姥是一个成功的人,她的成功,就藏在每一个细节里。
本文作者:屏山品红楼
参考原著:《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图片来源:87央视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剧照
网址:红楼梦:刘姥姥,离开荣府时一个极小的细节,可见她熟稔人情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186369
相关内容
红楼梦:刘姥姥,离开荣府时一个极小的细节,可见她熟稔人情刘姥姥三进荣国府,不是摇尾乞怜“打秋风”,而是特予贾府福报
红楼梦:王熙凤有多会说话?刘姥姥进贾府时,她每句话都让人舒服
红楼梦:刘姥姥穿针引线的三个作用到底是什么?
她是《红楼梦》最聪明女人,和贾府没任何血缘关系,却人人喜欢!
红楼梦:刘姥姥没文化?她的生活智慧,很多人学不来
周瑞家的心性乖滑?她曾先后三次帮刘姥姥,脂砚斋:有情有义
原创《红楼梦》刘姥姥在装傻充愣的背后却是真情真意的高尚人格
原创《红楼梦》一大悬案,贾宝玉曾有过一个孩子,引起宁府荣府不和!
红楼梦:看懂了刘姥姥说妙玉的茶“淡了些”,就明白她的情商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