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丁先生荣获「墨缘堂全国艺术大赛」书法一等奖
《活着》荣获多个国际大奖,是必读的好书。 #生活乐趣# #阅读乐趣# #好书推荐#
徐建华,字兰丁,1969年1月出生,杭州人,斋署西小江书画院。作为深耕书法领域四十余载的创作者,他以笔为介,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融入每一幅作品,在传承与交流中诠释书法艺术的魅力。
自幼年起,书法便成为徐建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四十余年的坚持,让他在笔墨间沉淀出深厚功底。他的创作足迹遍布省市区各级书画展览,作品多次入选并屡获佳绩。凭借精湛的书法技艺与热忱的公益之心,徐建华获颁浙江省慈善总会爱心书法家称号,其身份亦得到专业认可,成为区书协成员。多年笔耕不辍,他创作出逾万幅作品,其中部分佳作被博物馆、美术馆等专业机构收藏,更多作品流入民间,在更广阔的天地间传播书法之美。
除书法造诣深厚外,徐建华在绘画领域同样颇有建树,尤其擅长梅花创作。他笔下的梅花,或虬枝铁干、风骨铮铮,或暗香浮动、清雅高洁,以独特的艺术视角赋予梅花新的生命力,既展现出梅花傲雪凌霜的气节,又传递出东方美学的神韵。每一幅梅花画作,都是对自然与人文精神的深刻诠释,令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
秉持“弘扬中国文化”的宗旨,徐建华以“书法会友”为理念,积极投身书法交流活动。他认为,书法不仅是个人艺术修养的展现,更是文化传承与情感联结的纽带。在与书友切磋技艺、分享心得的过程中,他不断汲取灵感,精进技法,同时也为书法文化的传播贡献力量。
从初执毛笔的少年,到笔力遒劲的书法家,徐建华用数十年光阴书写对书法的执着。未来,他将继续以传承者与交流者的双重身份,深耕书法艺术领域。相信在提升个人造诣的同时,他也将带动更多人感受书法魅力,让翰墨之香飘向更远的地方。
获奖作品赏析:
这幅书法作品出自徐建华老师之手,作品题名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荣获一等奖,实至名归。作为一幅描绘诗意的书法作品,它不仅展现了徐老师深厚的书法功底,也巧妙地将古诗的意境与书法艺术相融合,呈现出了一种独特的美感。
从整体布局来看,作品的排版十分讲究。每个字的位置和笔画的分布都非常协调,且在字与字之间的留白上处理得恰到好处,使得整幅作品既显得疏朗又不失韵味。徐建华老师采用的书法形式,字形流畅自然,笔画的起伏变化带有一股自由舒展的气息,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所表达的送别情感相契合。
在用笔方面,徐建华老师展现了深厚的技艺。每一笔的起笔和收笔都显得干净利落,具有一定的力度与节奏感。特别是在“黄”和“鹤”这两个字上,笔画的变化十分丰富,不仅有沉稳的笔触,还有跃动的提按,给人一种生动的视觉感受。尤其是在“楼”字的处理上,徐老师通过细腻的笔画变化,表现出建筑的层次感,这种细节的刻画使得作品更具意境,犹如诗中的黄鹤楼栩栩如生。
此外,作品中的墨色运用也恰到好处。徐建华老师的笔墨浓淡得宜,既有墨的厚重感,又不失轻盈。墨色的层次感表现出书法作品的深度和广度,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在黄鹤楼的眺望与思绪,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尤其是在字与字之间的墨色变化上,细腻的笔触将诗意从字里行间传递出来,增强了作品的艺术张力。
总的来说,这幅《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无论是在字形的处理、墨色的运用,还是布局的安排上,都展现了徐建华老师卓越的书法技艺和对诗意的深刻理解。作品既富有书法的艺术美感,又能将古诗的意境传达得淋漓尽致,恭喜徐老师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奖实至名归。希望这幅作品能够继续传承和发扬光大,为更多人带来美的享受与感动!
其他作品欣赏:
网址:兰丁先生荣获「墨缘堂全国艺术大赛」书法一等奖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188339
相关内容
安太毅先生荣获「墨缘堂全国艺术大赛」书法一等奖汤林波先生荣获「墨缘堂全国艺术大赛」书法一等奖
张荣先生荣获「墨缘堂全国艺术大赛」书法一等奖
何楚球先生荣获「墨缘堂全国艺术大赛」书法特等奖
李军先生荣获「墨缘堂艺术大赛」 书法一等奖
陈元成先生荣获「墨缘堂艺术大赛」 书法一等奖
陈达富先生荣获「墨缘堂艺术大赛」书法一等奖
李明坤先生荣获「墨缘堂艺术大赛」书法特等奖
杨剑华先生荣获「墨缘堂全国艺术大赛」书法特等奖
吴国柱先生荣获「墨缘堂全国艺术大赛」书法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