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为何燕青李俊的结局那么好?你看他俩是怎么离开宋江的
《水浒传》描写了北宋时期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 #生活知识# #文学名著#
一、鲁智深为何说话不算数?
事实上,对于梁山的许多好汉来说,宋江的招安决定一旦达成,才真正让他们明白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含义。这种感受最为深刻的,莫过于鲁智深和武松。早在招安未成之前,这对兄弟曾强烈反对过这一决定。鲁智深甚至直接喊出了“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的话。换句话说,鲁智深毫不掩饰地表态:招安一旦成功,他们就立刻脱离,分道扬镳。
然而,谁能料到宋江不仅不惧反对,反而更加坚定了招安的决心,推进得愈加迅速。而此时,鲁智深和武松却并没有兑现他们的承诺。宋江的招安成功后,他们依旧留在梁山,继续与梁山大军并肩作战。最终,武松为梁山立下赫赫战功,甚至不惜断臂,而鲁智深则以活捉方腊为梁山赢得了极大的荣耀。
这其中的深层次原因,其实不难理解。鲁智深当初喊出的“招安就散伙”并没有引起任何回应,反而当宋江继续推动招安时,其他梁山好汉纷纷表示对宋江的支持,甚至“众皆称谢不已”(《水浒传》)。表面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却反映出深刻的江湖现实。
首先,支持宋江招安的声音显然占了绝大多数。通过鲁智深和武松的反对,宋江已经能够清楚看出反对派的孤立,才敢毫不畏惧地推进自己的计划。其次,鲁智深和武松逐渐意识到他们在梁山中的孤立地位。林冲、杨志、史进等天罡星人物,与他们在招安问题上的态度截然不同,明显倾向于支持宋江。连自己的兄弟都不支持他们,鲁智深和武松再怎么反抗,也不过是徒劳无功。如果这对兄弟真敢“散伙”,恐怕他们很快就会遭到众人的排挤,甚至无法安然离开梁山。
因此,当所有人都支持招安,甚至宋江也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鲁智深和武松想要反叛,已经变得几乎不可能。最终,他们只能无奈接受现实。毕竟,当梁山的资源和权力都集中在宋江手中,他们不仅难以离开,更需要遵循大多数人的意愿。
二、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在梁山这种复杂的局面中,鲁智深和武松显然不是唯一感受到“身不由己”的人。李俊也同样反对招安,但他没有像鲁智深和武松那样公开与宋江对立,而是采取了更加隐蔽的手段。在十大节度使攻伐梁山时,李俊活捉了一位节度使,并背着宋江将其杀害,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加剧宋江的困境,从而阻止招安进程。
即便在招安后,征讨方腊时,李俊与太湖四杰结拜时,他依然不动声色地选择了“推迟离开”。他在与太湖四杰的交谈中表示:“宋公明恩义难抛,行此一部未得。”这意味着,他需要等到完成任务之后,才可以离开梁山,否则就等同于自绝于江湖。李俊的潜台词,实际上也充斥着“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无奈。
然而,李俊和燕青其实早就有机会脱离宋江,最好的时机便是在灭掉方腊后。当林冲风瘫需要有人照顾时,如果李俊和燕青能留下来照顾林冲,他们便能轻松地脱离宋江。然而,他们却选择了冒险,李俊装病离开,燕青则在未告知宋江的情况下悄然离去。这些选择,显然并非出于对宋江的忠诚,而是出于对个人自由的渴望。
三、做人的底线不能突破
在《水浒传》中,只有宋江和吴用两人不断突破自己的底线,以求达到个人目的。其他梁山好汉,哪怕是李逵,也严格遵守一定的原则和底线。比如,梁山的好汉必须遵守一个共识——不能近女色。然而,宋江为了招安,甚至不惜与李师师有染,这一行为不仅让人不齿,也为梁山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宋江能够成为梁山的首领,与吴用的智谋不可分割。两人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即便是以背叛兄弟为代价,也能巧妙地维系整个梁山的权力结构。至于李俊和燕青,他们虽聪明绝顶,却不愿以林冲的悲剧为代价换取自己的安逸。尽管他们有机会摆脱宋江,但他们最终选择坚守自己的做人底线。
李俊和燕青在许多时候,都展示出了与宋江不同的情义和操守。他们始终没有突破自己心中的底线。尽管他们有机会利用林冲的困境来脱身,但他们并没有这样做。最终,李俊和燕青各自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一个在海外称王,一个在江湖中逍遥自在。最终的结局证明,他们的选择是正确的:坚守底线和操守,才是一个人真正能够获得尊重的方式。
总的来说,《水浒传》给我们最重要的教训就是:做人要讲底线,要有操守。只有遵守这些原则,一个人才能真正获得自由,才能在江湖中纵横捭阖。就像鲁智深和武松,在面对不符合他们心意的局面时,虽然勇敢反抗,但最终不得不屈服于现实。江湖的变幻无常,许多人都能做到“见微知著,一叶知秋”,但只有少数人,像李俊和燕青那样,能够在其中看到真正的智慧和未来。
四、见微知著,一叶知秋
武松断臂后,不愿再回京受封,而宋江却依旧表示,“任从你心”,并最终让武松照顾风瘫的林冲。这个画面,冷酷而无情,仿佛让人看到了梁山的背叛。在这种情境下,宋江似乎已经不再关心兄弟们的生死,而是把个人的荣耀和权力放在了第一位。谁能料到,曾经在梁山上受到众人敬仰的宋江,竟然如此冷漠?
尽管如此,宋江的行为反而让燕青和李俊早早看清了宋江的真面目。宋江心中所重的,是自己的荣华富贵,而不是梁山的兄弟情谊。因此,李俊决定通过装病脱离梁山,而燕青则选择在关键时刻离开,甚至留下书信。看似冒险的举动,实际上只是因为他们看透了宋江的心思,知道宋江已经无情无义。
“见微知著,一叶知秋”。李俊和燕青能够在宋江的变节中看到未来的趋势,而这正是他们成功的关键。他们能够读懂“秋叶”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策略,确保了自己的未来不受宋江的影响。
网址:水浒传中,为何燕青李俊的结局那么好?你看他俩是怎么离开宋江的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201308
相关内容
水浒中神秘的预言诗,燕青领悟后离开宋江,因而活命水浒中的高人,一眼看透梁山结局,指点宋江等好汉,听懂者皆善终
水浒传中,只有这两位才称得上是英雄,一个是鲁智深,一个是他
水浒传中结局最好的人,识破宋江,逃出海,去泰国当了皇帝
《水浒传》中的人生赢家,不是宋江吴用等首领,而是这三类配角
他是水浒中结局最好的人,识破宋江,谎称回家探亲,最终一去不返
水浒传中谁的结局好?他识破宋江真面目,以探母为由一去不复返
水浒传中的第一高手:他武功卓绝却威望不高,被宋江用来压制林冲
《水浒传》心计榜第一,连骗宋江三次,最后结局却出奇的完美
此人是梁山最神秘的高手,因看透了宋江,成为第一个离开宋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