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一生只作了两首诗,全都上了语文课本,一首激昂,一首无奈
每一首诗都是一次生活的解读 #生活乐趣# #读书乐趣# #诗歌鉴赏#
在中国古代帝王中,刘邦的地位极为特殊。他出身寒微,乃一介布衣草莽,凭借自身的勇气与智慧,最终创立了大汉王朝,因此后世称他为“布衣皇帝”,这一称谓反映了他不同于传统皇室出身的非凡经历。尽管他并非科班出身的文人,但刘邦却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两首流传千古的诗作——《大风歌》和《鸿鹄歌》,这两首诗虽言简意赅,却饱含了他一生的壮志豪情与无奈感怀,成为了语文课本中备受推崇的经典篇章。其艺术成就与历史价值,甚至超过了乾隆皇帝那四万余首诗作中的绝大多数,被视为帝王诗歌的顶峰之作。
《大风歌》的创作背景与刘邦晚年所面临的政治危机密切相关。公元前196年,刘邦刚刚平定了淮南王英布的叛乱,随后途径故乡沛县,准备稍作休整。虽然他已实现了天下的统一,坐拥江山,但内心却被功臣之间的猜忌以及边疆不断出现的威胁所困扰。面对曾经的故交与昔日同袍,刘邦击筑而歌,口中即兴吟诵出那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短短三句共二十三字,道尽了这位开国皇帝复杂交织的心绪。
诗中的首句“大风起兮云飞扬”,用自然界的风云变化作为隐喻,形象地反映了那个战乱纷飞的时代,也暗含了刘邦自己从沛县起兵,最终逐鹿中原的艰辛历程,同时也流露出他对历史变迁的深切感慨。第二句“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则展现了他完成统一大业的荣耀和自豪,但紧接着第三句“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却突然转折,透出对未来政权稳定的焦虑和忧愁。此时,韩信、彭越等曾经的开国功臣已相继被清算,英布叛乱虽已平息,但北方匈奴的威胁依旧存在,刘邦感到身边贤才日益稀缺,英雄迟暮的孤独感跃然纸上。
《大风歌》语言质朴而雄浑,摒弃了繁琐的修辞手法,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了帝王内心的真实情感。后人称其为“千古人主第一词”,不仅因为它情感真挚、意蕴深远,还因其高度凝练地反映了一个动荡时代的政治风云与社会变迁。诗中“守四方”的呼喊,既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是对国家未来走向的沉重拷问,成为汉初政治文化的缩影。
若说《大风歌》是刘邦对天下大势的慨叹,那么《鸿鹄歌》则更像是他对家庭纷争的无奈叹息。刘邦晚年深爱戚夫人,计划废除嫡子刘盈的太子之位,改立戚夫人所生的刘如意为继承人。然而,权势强大的吕雉联合“商山四皓”等政治势力对刘邦施加压力,最终迫使他不得不作出妥协。在这一复杂家族权力斗争的背景下,刘邦写下了《鸿鹄歌》: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诗中以鸿鹄(天鹅)高飞、一举千里的形象,隐喻刘盈势力的坚不可摧,诗人哀叹即使手握矰缴(弓箭),也无计可施,暗示权力斗争的无奈和无力。全诗仅四句,鸿鹄形象贯穿始终,表面上歌颂刘盈的成熟与稳健,实则包含刘邦对戚夫人与其子被挤压命运的深深愧疚。特别是“横绝四海,当可奈何”一句,揭示了刘邦在家族利益和政治权谋之间的两难境地。作为帝王,他虽然权高位重,却难以保护心爱的人。最终,戚夫人被残忍施以“人彘”酷刑,刘如意也遭毒杀,这段悲剧成为古代宫廷权力斗争的鲜明注脚。
《鸿鹄歌》的创作,不仅反映了汉初外戚与开国功臣之间复杂的权力博弈,也体现了刘邦对吕雉权谋手腕的清醒认识。废太子计划的失败,是皇权向既得利益集团让步的体现。这首诗不仅是刘邦个人情感的宣泄,更揭露了封建王朝“家天下”制度的脆弱和无奈——即使是开国皇帝,也难以逃脱权力体系的重重束缚。
两首诗在风格上迥异,《大风歌》以直白激昂著称,三句成诗,突破了传统诗歌的格律限制;《鸿鹄歌》则借助物象寓意,含蓄地表达了复杂的政治困境。它们共同呈现了刘邦作为一位帝王的双重身份:既是高高在上的雄主,又是被困局困扰的凡人。
与乾隆皇帝一生创作四万余首诗(其中仅一首被列入语文课本)的数量庞大形成鲜明对比,刘邦凭借这两首诗便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充分印证了“贵精不贵多”的艺术真谛。钱钟书曾评价乾隆的诗作“语助拖沓,令人作呕”,而刘邦的诗因其情感真挚、历史厚重,成为语文教材中的不朽经典。
刘邦的诗歌开创了帝王抒情诗的先河,后世曹操、李世民等均受其启发。尤其是《大风歌》中“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忧虑,成为历代统治者面对内忧外患时的共同心声;而《鸿鹄歌》中对权力局限的反思,则为宫廷文学注入了深刻的人性洞察。
这两首诗如同刘邦人生的两面镜像:一面是开国皇帝的壮志豪情,一面是权力枷锁下的悲情自省。它们不仅承载着个人的情感,更映射了汉初复杂的政治生态。当这两首诗被收入语文课本,学生们读到的,远不止文学经典,更是一个帝国兴衰沉浮的浓缩史诗。
刘邦以最朴实的诗句,证明了真正的艺术无需华丽辞藻,只需以真诚的心灵触碰时代的脉搏。
参考资料:《史记》等。
(图网,侵删)
网址:刘邦一生只作了两首诗,全都上了语文课本,一首激昂,一首无奈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203314
相关内容
刘邦一生只作了两首诗,全都上了语文课本,一首激昂,一首无奈此人被称为文盲皇帝,一生仅写了一首23个字的诗,却名垂千古
中国古代有一文盲皇帝,一生只写两首诗,仅23个字,却成千古绝唱
史上著名的文盲皇帝,一生只写了一首诗,却流传至今
慈禧一生只写了一首诗,却被编入了教材,人人耳熟能详!
史上有一文盲皇帝,一生只写了一首23个字的诗,最后却成千古绝唱
慈禧只写过一首诗,却被编入小学教材,如今大家耳熟能详
慈禧一生只写一首诗,却被编入小学教材,至今依旧耳熟能详
一生留下2首诗,仅用一首击败李白与杜甫
Joss说他俩后面会有一首cp的合唱曲 他说他喜欢这首合唱曲多过前面两首单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