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青金文《四季赋》作品 展书法魅力

发布时间:2025-07-07 09:01

书法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通过笔墨纸砚展现艺术魅力。 #生活乐趣# #书法#


李树青

在津门艺坛,有这样一位学者型书家,他以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在金文研究与书法创作的领域中深耕不辍,让三千年前的钟鼎文字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他,便是李树青先生。

1948生于天津的李树青,自幼年便与传统文化结下不解之缘。他随高仲钧、安锡宠先生研习民族器乐,奠定了对艺术美学的敏锐感知。1976 年,经高先生引荐拜入津门名宿龚望先生门下学习书法,自此与金文结下终身之缘。在龚望先生的引导下,他从《张迁碑》《鲜于璜碑》等汉隶名碑入手,打下坚实的隶书根基,后又深入临习《毛公鼎》等诸多青铜器铭文,开启了对金文书法的探索之路。

与此同时,他师从张牧石先生研读文字学,随张淑纯先生钻研古文经典,向张亚初先生问道学术,形成了 “书法与文字学并重” 的治学路径。这种 “以学养书” 的理念,为他日后在金文领域的深耕埋下了重要伏笔。


李树青编纂出版《仰韶书屋金文字汇》

李树青以学者的严谨投身金文研究。他耗时十年,搜集国内外青铜器铭文拓片、训诂资料数百种,于 2016 年编纂出版《仰韶书屋金文字汇》。这部煌煌四册的专著,收录商周金文单字 4058 个、重文字样 34520 字,成为迄今收录金文最全面的专用字典,宛如一座矗立在文字长河中的 “青青树”,为学界提供了珍贵的研究范本。

金文以 “金气”“庙堂气” 著称,祝嘉赞其 “宕逸雄伟”。李树青临习金文,既求字形精准,更重气韵传达,将金文的雄浑与汉隶的灵动相融合,让笔画流淌着青铜古韵与岁月沧桑。深厚的文字学功底,助力他 “活化” 古文字。其作品在传承历史厚重感的同时,赋予当代审美张力,于线条凝练、章法布局中达成传统与创新的平衡,完成从书家到学者型书家的蜕变。古稀之年的李树青仍笔耕不辍,他以数十年坚守,为当代书坛树立 “以文化人” 典范,如明灯照亮古老文字的传承创新之路。


李树青金文咏春作品《雨探花径、福涌春潮》


李树青金文叹夏作品《清风撤暑、莲岸鸣蝉》


李树青金文赏秋作品《金谷斜阳、满树秋声》


李树青金文享冬作品《炉红酒热、瑞雪纷飞》

近期,李树青先生创作了四条幅金文作品,分别咏赞四季。其 “咏春” 幅中,“雨探花径、福涌春潮” 八字,以金文古朴之态,将春雨中花径被探的灵动与春日福运如潮涌般的蓬勃之感展现。笔画间似有春雨润泽之柔,又具春潮涌动之力。“叹夏” 幅里,“清风撤暑、莲岸鸣蝉”,笔力沉稳又不失活泼,仿佛能让人透过金文看到夏日清风拂过,驱散暑气,莲花岸边蝉鸣阵阵的画面,字里行间透着夏日独有的热烈与悠然。“赏秋” 的 “金谷斜阳、满树秋声”,金文的线条宛如秋天成熟的谷穗般饱满,又似斜阳余晖般有着厚重的质感,让人仿若置身金谷之中,沐浴斜阳,听闻满树秋声。而 “享冬” 的 “炉红酒热、瑞雪纷飞”,则以金文营造出冬日屋内温暖氛围,炉红、酒热的暖意与瑞雪纷飞的寒冷形成对比,文字仿佛有了温度,让人在欣赏中感受到冬日的别样情趣 。这四幅作品,是李树青先生金文艺术的又一次精彩呈现,从内容到书法形式,都完美融合,展现出金文独特魅力与对四季感悟的和谐统一 。(天津文学艺术网 高蕴辉)

网址:李树青金文《四季赋》作品 展书法魅力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203455

相关内容

李树青金文《四季赋》作品 展书法魅力
“黄河缘—中日书法篆刻交流展”在日本开幕
《四季 · 春夏秋冬》展览隆重开幕
欢迎来到四季分明的哈岚,感受这里的独特魅力
赏三项特展 看山西本土书法焕发新活力
“四季花桥”摄影作品展开幕仪式在昆山花桥文化艺术展示馆举行
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进京展在京开幕
山西省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览开幕
华发四季云山美术馆首展揭幕 ,沉浸式感受东方美学神韵
侯马盟书书法将亮相第十三届全国书法篆刻展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