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栋|传奇写传奇:陆澹盦影戏小说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5-07-09 11:58

《水浒传》展示了古代英雄的传奇故事 #生活乐趣# #阅读乐趣# #经典名著#

《陆澹盦侦探影戏小说集》,陆澹盦著,战玉冰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25年6月出版,1155页,168.00元

一百年前上海的福州路上,当时号称远东最大的大世界游乐场,曾聚集着无数从各地涌来上海轧闹忙的游客与本地电影爱好者,他们未必总能买得上大世界游乐场影戏园的电影票,却也总能从《大世界报》上阅读到电影剧情改编的小说,聊以慰藉。如今小说改编电影已经习以为常,但一百年前的上海,开创系列电影短片(影剧)改编小说,以飨读者的,乃是沪上传奇人物,陆澹盦。那些西方商业巨制,好莱坞明星名导的力作,许多都在二战的炮火中焚毁破坏,但有幸的是,这些传奇故事被陆澹盦(后改名澹庵、澹安)的传神妙笔,以另一种方式保留了下来,堪称电影史和文学史的传奇佳话。

陆澹安(1894-1980)

陆澹盦活跃于上世纪前半叶,一如沪上知识分子多有的复合身份,既是南社古典才子,又是沪上现代文人,创报纸杂志、写侦探小说、开电影公司、改编评弹、办学教书,不一而足。中年后转向治学,于古典文学、金石碑版、戏曲传奇等均有研究。他创作纷繁,且内容巨量,是文学电影研究的宝库,也是文献搜罗的难题。

复旦大学战玉冰编纂的这套《陆澹盦侦探影戏小说集》近日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皇皇千余页,多是编者和同人搜罗资源,爬梳旧章的心血所得。据目前所见资料,陆澹盦曾先后将七部美国侦探冒险电影改编为影戏小说,分别是《毒手》《黑衣盗》《侠女盗》《红手套》《老虎党》《德国大秘密》和《金莲花》(其中《侠女盗》一书目前仅见下册),总共超过五十万字。本书将这七部侦探影戏小说全部整理、收录,实在可谓是出版界的盛事,也是文学研究界的收获。战玉冰是当下侦探小说研究的重要学人,文献扎实,校笔精严,由他来整理,实在是不二之选。战玉冰与同人历经数年网罗陆氏陈年旧作,厘定真伪版本,与陆氏后人也多有往还——是次出版,封面题字便由陆澹盦之孙陆康先生搦管挥毫,铁画银钩,也是家学美传。

陆澹盦写作影戏小说所参考的几部美国电影,远渡重洋来到上海,在大世界的放映,其实是以一种连续默片的形式(或称影剧)呈现,每次播放二三十分钟的片断,结尾留有悬念,吸引观众第二天再次入场,若因故无法到场,凡可参考稍后出版之《大世界报》上对应故事,为再次入场而可以衔接剧情。因此影戏小说的写作与传播,在商业上相当有匠心,因而大受欢迎,这些想象力卓绝,悬念迭起的故事,在报纸刊出后,很快亦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多次推出单行本,亦大受读者追捧(各版本书影见是书文前彩页)。不过时光淘洗,战火频仍,这些曾经振奋人心的故事随着电影胶片的破坏在历史中湮灭无闻。这次隔了一个世纪的整理与重新出版,无疑是献给早期电影和侦探小说的一封情书。

除了对西方视觉文明与文体的引进,影戏小说的写作对传统小说的体例也有所继承,如上所说,影剧颇似历史上后来兴起的电视剧,每次播放二三十分钟的片断,结尾留有悬念,这种循环连载的方式,其实甚合中国古典小说的章回小说传统,于是陆澹盦也在小说中运用了多种传统小说的技巧来处理现代视觉文明的经验和西方故事。我们或可将其理解为一种东西方文化接触时的文化转译活动,这是晚清民初社会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理解维度与研究的方向,如何把西方文化和现代经验引入中国语境,如何弥合语言,伦理,宗教等范式的张力,在这一文化冲击激烈的时期,是颇具兴味和十足值得研读思量的。西方汉学家如胡志德(Theodore Huters)曾撰书《把世界带回家》(Bringing the World Home: Appropriating the West in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an China)将这种特殊时期的文化生产做统摄性的研究。具体到小说这一纸上媒介与电影这一视觉文本的转化,其实是对过往文化范式的重大挑战:中国传统文化中书之成文的“立言”传统,成为将现实中视觉性的景观、器物、表演,以及抽象性的言语与情感体验,永久性保存的一种最有效途径。简言之,文本是第一性的。施济群在《毒手》序言中就谈及“同人往观之,深恨此俶奇诡异之佳片仅电光火石,一现昙花,因谋所以永之者”,也就是说,再好的电影,如果没有文本化,被刻成字,始终是昙花一现。我们或可以说,在面对视觉现代性的挑战与诱惑时,这批有着传统襟怀的文人,选择了最熟悉的方式给这种视觉奇观以回应。

实际上,影戏小说家的创作也流露出一种对活动影像本身的不信任。他们对电影的意义表述能力有着怀疑,他们始终相信,文字是比画面更具有正统性与阐释空间的。而电影缺乏正统性的表达方式带给他们震撼的同时,也造成了他们不安。但他们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正是这种并不正统的艺术形式,使得本来并不特殊的电影情节,产生了特殊的奇观效果。早期电影学者米莲姆·汉森(Miriam Hanson)提出了一种观念,即“白话现代主义”(Vernacular Modernism),她认为早期电影(尤其是好莱坞电影)成为全球化时代中一个通俗易得的文化认同体系,是最简易的世界语,是全球性的通俗白话。电影汇聚了现代的美学经验和消费潮流,塑造了世界各地的现代经验,使得“现代”这一普遍观念在各地生根并产生不同地方的版本:影戏小说作者的创作行为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看作“世界语”找到“某种合适的表达形式”,进而突破许多界限,最终本土化的一个过程。而在这个过程里,作者心中“认同”和“改造”的成分始终处在一个博弈与交锋之中。而陆澹盦就在创作影戏小说的过程中,自我开掘了对侦探小说的兴趣与电影本土化创作的野心,我们可以说正是在影戏小说的创作过程中,陆澹盦逐渐完成了一个传统知识分子的现代化之历程。

1924年中华电影学校成立,陆澹盦和洪深、严独鹤共同担任电影讲习班讲师,由陆澹盦教授编剧技巧,指导过诸如胡蝶、徐琴芳、高梨痕等一大批后来重要的电影人。他还相继成立了中华电影公司和新华电影公司,编写《人面桃花》的剧本,并也曾亲自上阵导演电影,比如《风尘三侠》以及根据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改编的电影,长篇剧集《火烧红莲寺》等……可以说,陆澹盦将电影视为自己的一个重要的事业,而《毒手》这篇影戏小说是他在电影领域内的第一次直接创作的缘起。目前可见的资料中,陆澹盦与电影发生联系也恰恰是在上海大世界俱乐部看电影,继而改写成影戏小说这件事了。可以说《毒手》是陆澹盦影戏小说创作的开始,也是陆澹盦侦探小说创作的试水之作,更是他涉足电影业的渊源所在。

陆澹盦也因《毒手》等影戏小说而知名,大胆书生在《小说点将录》中将其拟为急先锋索超:“澹庵性急,为文甚速,因拟以急先锋。澹庵善为影戏小说,风行一时,是亦小说中之偏师也。”因《毒手》等侦探类型小说创作经验的积累,他开始原创侦探小说《李飞探案》并成为民国侦探小说三巨头之一,此是后话。继而得以编辑大红大紫的《红杂志》《金刚钻报》以及《侦探世界》、成为报界闻人的陆澹盦,本人的传奇故事其实都和这批影戏小说的写作不无关系。

战玉冰为了方便读者阅读与学术讨论,在六部半小说后附上了他对陆澹安影戏小说的研究总结《陆澹盦侦探影戏小说研究》,这篇文章年初发表在《北京电影学院学报》,是影戏小说研究中最新的重要成果。影戏小说的关注与研究,始于陈建华教授在十多年前的发凡,稍后笔者以及台湾的陈硕文都有一些研究成果问世,而对影戏小说背后的电影文本,生产机制做如此综合性的资料剃抉与深度切入,这部分的研究工作无疑是相当值得重视的重大收获。笔者早先做相关研究时,花了许多工夫,《毒手》《黑衣盗》《侠女盗》《红手套》《老虎党》《德国大秘密》和《金莲花》这些长篇影戏小说篇目虽有所知晓,但大部分作品具体的出版情况,内容,写作手法,参考的具体电影信息等等,都无从获知。全中国范围内的原版单行本图书也只零星,这次都被战玉冰一网打尽,可谓叹为观止。而最初的《大世界报》版本,单行本,存在一定脱漏矛盾,不合今人体例的部分,战玉冰也综合比对校订,为读者提供了优质可靠的阅读版本。

网址:邵栋|传奇写传奇:陆澹盦影戏小说的故事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204016

相关内容

邵栋|传奇写传奇:陆澹盦影戏小说的故事
陆贞真是大女主,她的传奇故事让人意想不到
一瞥眼眸仿佛回到了《陆贞传奇》
《武媚娘传奇》的片头曲《千秋》,讲述了一代女皇的传奇故事
双张之后再无陆花,一首《双侠》带你回忆《陆小凤传奇》
郭冰茹做客“开卷广州” 解读《额尔古纳河右岸》的传奇故事
《锦囊妙录》央八首播,开局太絮叨,查案很传统,有传奇小说味道
当年追《陆贞传奇》的观众,现在都多大年纪了呢
理解陆贞,最终成为陆贞 赵丽颖 在《陆贞传奇》中的表现让人既清醒又搞笑
看看这些故事,感受传奇的魅力, 神话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