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剧目”《骆驼祥子》复刻登台,用尽心思做出一台“旧”物件

发布时间:2025-07-27 20:59

《骆驼祥子》展现旧北京社会风俗 #生活乐趣# #阅读乐趣# #经典名著#

清脆的驼铃声交织着老北京叫卖声,大幕拉开,熟悉的“人和车厂”映入眼帘——目前,北京人艺“经典保留剧目恢复计划”的第二部作品《骆驼祥子》正在首都剧场上演,曾于1957年在北京人艺演出的《骆驼祥子》,被以拿起博古架上珍宝般慎重细腻的态度,“复刻”在观众面前。

《骆驼祥子》剧照。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方非摄

“北京人艺应该存在一批‘博物馆戏剧’,把人艺的风格、样式和精神保留下来。”北京人艺院长、《骆驼祥子》复排艺术指导冯远征说。《骆驼祥子》带着那个年代质朴的“老味儿”,西直门城楼的剪影映于深处,旧式灰瓦房围在中央,幕起幕落间,八仙桌椅等老物件流露出的烟火气熨帖热络。在舞美、灯光、服装、化妆上,这一版《骆驼祥子》力求还原1957年版原貌,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祥子、虎妞生活的老北京已消逝在时间深处,重拾百年前的浮光掠影,很需要幕后制作团队花些心思。

用《骆驼祥子》服装执行侯建涛的话来说,这一次,他绞尽脑汁“做了一舞台‘旧’衣服”。《骆驼祥子》出场角色众多,他们阶层各异,性格鲜明,50多套服装无声填补着人物的血肉。有趣的是,与日常生活的经验相反,贪婪冷漠的刘四爷颇有家资,一身真丝做成的衣裳派头十足,扣子都用纯铜,但这套质感精致的服装,处理起来反而是相对简单的,只需裁制即可,“难做的要数二强子、老马、小马等车夫的服装,一定要足够生活化。”

《骆驼祥子》剧照。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方非摄

侯建涛介绍,车夫终日奔走,身上的补丁不能随便画上去,而要集中在肩膀、手肘等部位,再加上风吹、日晒、雨淋、汗渍,脖颈后背处的面料颜色也与周围不同。为了还原穷苦百姓衣衫褴褛的陈旧感,侯建涛和同事们把沙子、石头混入崭新的棉麻布料,洗出表面一层发白的绒毛。“我们查阅了很多剧照、录像和老一辈留下的文字,寻找从前的痕迹。”侯建涛说,无论是观众能一眼看见的服装质感,还是不太容易捕捉的针法走线、内衬颜色,都被最大限度地还原出曾经的时代特点,甚至连祥子踩在脚下的布鞋也被事先拿去沾了一圈沙子,才登上舞台。

《骆驼祥子》剧照。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方非摄

“《骆驼祥子》这台戏不怕‘旧’,要有年代沉淀的味道。”舞美执行王威说。他在现存老图纸的基础上继续翻查资料,比对前辈艺术家王文冲在1957年版《骆驼祥子》中的设计手稿,一点点复刻出老北京的旧日倒影:西直门、景山、白塔寺依次矗立于远景中,在它们脚下,人和车厂、曹宅、祥子与虎妞家三大主要场景被转台整合衔接。舞美团队精细地还原着人物的命运与处境,比如,曹宅规矩整洁、窗明几净,人和车厂则杂乱许多,窗户上有虎妞做饭时洇下的水迹,墙皮斑驳,墙角露出了碎砖。“很多老北京的房子没有直线,因为它是由木头搭建的,长年累月就会变形,但也正是这种变形,会让你觉得这个空间是生动的。”王威说,这一版《骆驼祥子》把地面也做了符合年代的处理,“灯光打在地上出来的效果,会给演员带来信念感。”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高倩,方非

网址:“博物馆剧目”《骆驼祥子》复刻登台,用尽心思做出一台“旧”物件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209733

相关内容

以复刻继道统,1957年版《骆驼祥子》再现首都剧场
北京人艺复排《骆驼祥子》7月18日首都剧场上演
群像里的时代悲欢,经典话剧《骆驼祥子》再现人艺舞台
《骆驼祥子》7月18日重磅回归!上任“祥子”于震变身导演
初中语文名著《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知识要点
祥子真是老实人吗?回首再读《骆驼祥子》,发现他处处都是小心机
话剧《骆驼祥子》:仨“祥子”跨时空对话唤起观众共鸣
历史上的今天|1937年3月6日,老舍发表长篇小说《骆驼祥子》
“老舍专业户”方旭新作全男班《骆驼祥子》即将抵沪
照亮我的那本书|张若凡:推荐好书《骆驼祥子》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