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文化学者于丹:乐至的Slogan应该是“乐由心至”
文学名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生活乐趣# #读书乐趣# #图书分类#
封面新闻记者 李庆 陈远扬 罗石芊
7月28日,在陈毅元帅故里——四川省乐至,乐至第七届田园诗会即将启幕,本次诗会以“烟火里的诗意乐至”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诗词爱好者们将“以诗会友”,持续擦亮乐至“中国田园诗歌之乡”品牌。
著名文化学者于丹来到乐至
活动前夕,7月25日,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于丹亲临乐至,为乐至将诗词文化、红色基因与现代农业结合,打造“诗画乐至”特色支招。
乐至本身,就是一片喜气洋洋的人间烟火气
陈毅故里
这是于丹第一次来到乐至,提及对乐至的第一印象,她脑海中首先想到的就是陈毅元帅。“因为中国的孩子们,从小都知道陈毅元帅的‘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这样一种革命者的高洁气质,也都了解他在《梅岭三章》中写的‘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于丹继续说,“所以陈毅同志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同时他是一个兼具浪漫主义和英雄主义气质的知识分子。在他的家乡打造这种具备红色基因的田园诗画品牌,我想这是特别有话语权的。”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田园诗会恰巧遇上乐至县第十三届烧烤美食文化周,“诗意”与“烟火”的碰撞,让于丹对这里的烟火气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这里打造了这种烟火气的烧烤节,同时还有自己的诗画,可见乐至本身就是一片喜气洋洋的人间烟火气。”于丹说,乐至的Slogan应该是 “乐由心至”。
乐至烧烤
田园不是一个地方,是一种生活态度
既然是田园诗会,那么于丹心中的“田园”是什么样的?于丹认为,田园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种生活态度。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早在千百年前,东晋诗人陶渊明就用一首《归去来兮辞》,将对田园的生活态度写入纸上。
在于丹看来,田园不是要置一个远离都市的宅子,而是在寻常的生活里面过得活色生香。“陶渊明自己也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大家该工作工作,该学习学习,该进取进取,但是又有一种恬淡的平常心”。
“所以真正的田园不是别人伺候着的日子,而是自己打拼的日子,而且要享受劳动,在田野之中找到自己的根,找到自己劳作中那种欢快的喜悦,这就是田园,这就是诗画。所以中国古代的诗不仅仅是风花雪月,还埋藏着一个农耕民族的底气。他们对于土地的眷恋,他们在整个土地诗画里面展开的一种悠闲的生活。”于丹说。
“你看看像唐代田园诗派的诗人孟浩然,他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大家都没有什么废话的,‘把酒话桑麻’,你们家桑长得怎么样?蚕养得怎么样?我们家马养得怎么样,收成怎么样?在实实在在收获的喜悦里,展开的日子才有朴素的欢喜。”于丹解读道。
田园就在眼前,烟火气是乐至的底气
如今社会节奏加快,信息过载,容易让人感到浮躁,也更容易让大众陷入一些无谓的比较中。乐至,这座川中的县城,又将如何以“田园诗话”为主题,走出独属乐至的生活态度和发展底气?
于丹说,其实有些攀比有时候是虚幻的,但田园诗画是底线、是朴素、是本真。“所以回望传统,无论是陈毅元帅的浪漫主义和英雄主义,还是陶渊明、孟浩然给我们的田园,这一团人间烟火气应该是乐至的底气,这也是乐至真正能够给未来发展的一个承诺”。
“所以诗画乐至,田园就在自己的眼前,田园就是我们的态度。祝福乐至能够把‘诗画田园’的品牌做好,所有的百姓都活在自己幸福安康的家园!”于丹说道。
让传统文化“文而化之”,让文化自信照亮前方
四川有一团蓬勃的烟火气、热情有趣,如何能够把诗意贯穿在大众的生命之中呢?于丹认为,可以从古人的诗词中找到答案。
无论是李白的“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还是陶渊明的“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其实都蕴藏着古代先贤们对生活的哲学态度。
“所以古今诗篇,我们真正要做诗化格致的话,就要让大家生活里面有这种豪迈之气、有浪漫之气、有烟火之气、活得朴素本真坦率。”于丹表示。
“其实,兴文化我想就是文而化之,能够化育自己生活,才能化育地方人心。”于丹认为,传统文化价值的当代应用,是要从传统文化根脉里寻找现代接续。从家庭里塑造社会秩序规范,从伦理秩序里建立美好的图景。“而诗话是一种形象,它建立在这样的逻辑里。”
“我们的乐至也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无论是读李白的诗、品苏轼的词,还是触摸巴蜀文化的基因,其实就是带着这份热爱,让传统活在当下,让自信能照亮前方。我们站在当下,让所有的文化文而化之、活色生香,成为生活方式、成为生命态度,就能够在文化中真正获得了昂扬的信心,那乐至一定会更好。”
网址:著名文化学者于丹:乐至的Slogan应该是“乐由心至”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209757
相关内容
面对面 | 于丹:文化是汤里的盐乐至川剧:五声腔一体 梨园中代代相传
“汉字之美”走进维也纳 于丹发表主题演讲
于丹为什么会从曾经的“神坛”跌落?
著名学者黄修己去世,享年90岁
“择‘中’而立:汉字之美”文化研讨活动在维也纳举行
诗意之旅 | 于丹:春天的每个时光,我们真去珍惜了吗
祝绪丹已成立文化传播合伙企业
被学生轰下台的于丹,现状如何?跌落神坛的日子里,丈夫这样做
学术讲座+音乐演出 华南师范大学开展“华师乐集”音乐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