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陈佩斯《戏台》,才懂何为“风骨犹存”

发布时间:2025-07-29 03:42

游戏文化节的举办,为游戏产业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和吸引粉丝的舞台。 #生活乐趣# #游戏乐趣# #游戏文化节#

文丨将爷

最近,我终于关注了陈佩斯的《戏台》,点映场刚刚结束。其实,这部话剧早在全球70多个城市上演过,陈佩斯的《戏台》和《惊梦》被广泛誉为“中国原创话剧的巅峰之作”。

然而,电影版的《戏台》终究不一样。有人感叹:“欠陈佩斯一张电影票。”而已经71岁的陈佩斯则谦虚地回应:“其实该还债的,是我,30年没拍电影了,这次我终于补偿大家了。”听得我不禁唏嘘,过去的30年里,陈佩斯到底经历了什么,圈内的人都心知肚明。

从当年风头无两的喜剧天王,到被某些权力阶层封杀,他最应当创作的黄金时期,竟被这样浪费了。然而,陈佩斯没有沉沦,依旧坚持着自我。记得去年读过财新对他的采访《速朽时代的慢行者》,深感触动。他在这30年里慢慢走,唯一未曾改变的,便是那份坚定的品格与气节。

简单说几句电影《戏台》的情节(不剧透),其中有一个粗暴的军阀角色——洪大帅,由姜武饰演。这个人物根本不懂戏,然而,他掌握着枪,便有了话语权。看到戏里剧情与自己心中的设想不符,洪大帅便强行要求改剧本。比如,当他看到楚霸王自刎的桥段时,洪大帅愤怒地站起,拍桌子大喊:“谁让他死的?!”大概那一刻,他幻想自己是项羽,雄姿英发,但其实不过是个软弱的熊姿罢了。

这段情节让我想起了纳粹走狗戈林的那句:“我一听到‘文化’二字,就想到‘拔枪’。”不过,咱还是不多谈了。总之,面对权力的“改戏”,电影中的戏班人物都表现得极为世故,左右逢源,结论就是“为了活命……唱吧。”

但陈佩斯饰演的班主侯喜亭,与其他人不同。他虽然腰弯着,但依然坚定地说:“大帅,这戏不能改!”同样饰演楚霸王的尹正,虽迷恋大烟,但他的精神从未屈服。当枪顶在头上,他依然眼神坚定,心中怀着必死的决心,誓死捍卫“戏比天大”的信念。总之,戏,一个字也不能改。

这个细节让我很有感触,最近与几位朋友在茶馆聊到了“一个字也不让改”的人生。我们这些写作谋生的人,常常在自吹自擂时提起自己当年是如何硬气,如何直接反抗了上级一些外行、傻逼的修改要求。我们最常讲的,都是把稿纸揉成团丢掉,甚至有些人直接上手揍了那些外行的二货。至于那位“猛人”是谁,我就不透露了,反正你们大概猜得到。

这种硬刚,不仅是基于专业,还是基于人格、理想与情怀。而陈佩斯,就是这样一个人。曾经的中国喜剧之王,如果他在过去30年里愿意屈服于“改剧本”的要求,那么这30年,他本可以轻松过得红利满满。

但正如戏里所展现的,戏与人生本就互为镜像,真正有价值的,便是看透戏里戏外的真假虚实,勇敢地做自己。这样,现实中的身体与戏中的精神才得以完美融合。

陈佩斯从未改变!他依旧是那个尖锐的讽刺者、批评家。他的内心始终保持那份“不被糟践的坚持”:他可以被欺负,但他捍卫的东西永远不能被玷污。就像电影《戏台》所传递的精神——即便世界错乱,我手中的饭碗也得端得端正。这种精神,恰恰就是陈佩斯的精神写照。

有人评论《戏台》像《让子弹飞》,同样藏着深刻的内涵,却又不敢深谈。我觉得,《戏台》更为直接、接地气,且充满共鸣。整部电影“通篇讽刺”,“后劲十足”,真正展现了陈佩斯坚持价值观的勇气,这才是他最真实的回归。

当然,你不禁要想,这么犀利的讽刺,是在指向谁呢?

我们每个人都在这世上打拼,很多时候不得不低下头,但精神永远不能低下。若失去风骨,便失去了支撑自己人格的脊梁,更无法支撑作品的价值。在世道变迁之际,我们唯一能做的,是行走在自己的道上,活成一部好作品。

因此,我深信,不论你面对的是暴虐的权力,还是外行的上司,只要你不辜负自己的手艺与良知,终有一天,你会站上属于自己的戏台。真正的自我,就是不为潮流所迫、不被暴戾所扰。只有这样,你的戏台,才会有真正的戏。

网址:看陈佩斯《戏台》,才懂何为“风骨犹存”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210104

相关内容

“初代小品王”陈佩斯老师《戏台》:变的是世道,不变的是风骨
是喜剧更是悲剧:我来评论陈佩斯电影《戏台》
《戏台》:陈佩斯携28年坚守回归,一出叩问文化尊严的悲喜剧
陈佩斯力邀陈丽君为戏台唱片尾曲
黄渤零片酬出演《戏台》,幕后导演陈佩斯揭晓原因
陈佩斯投资《戏台》票房破亿,71岁再创事业高峰
陈佩斯主演!经典喜剧《戏台》回归
陈佩斯新作《戏台》毁誉参半,是佳作还是烂片,留给时间
黄渤零片酬助陈佩斯拍戏台,电影口碑飙升至9.6分
七旬陈佩斯,《戏台》上下依旧真跪真爬,为艺术死磕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