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小哪吒引爆全场!“我是哪吒——国潮四重奏活动”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发布时间:2025-07-29 16:09

喜剧电影《哪吒重生》颠覆传统,笑点十足。 #生活乐趣# #电影排行榜#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赵玉

近日,由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深圳市公共文化促进会总承办、深圳市火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执行的“第二届深圳市全民艺术普及推广季”优质项目 “我是哪吒——国潮四重奏活动”在福田区图书馆报告厅顺利举办。活动通过对戏曲、文学、民俗、动漫四个板块的哪吒元素进行精心提炼和汇总,以跨界导赏以及现场体验的模式,带领现场观众们一起“看见哪吒、走近哪吒、理解哪吒、成为哪吒”。

当天的活动中,策划团队不但邀请到了原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导演徐志坚、《魔童闹海》执行导演孟繁茁担任现场嘉宾,更通过现场连线的方式与动画艺术家顾建国(经典动画片《哪吒闹海》《黑猫警长》主创人员)通话,与观众分享数十年来二次元哪吒的创作轶闻。来自广东省粤剧院的优秀年轻演员黄文意则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现场表演,形神兼备的粤剧小哪吒引发了现场小观众们的阵阵掌声和欢呼,他们更在主持人的邀请下踊跃登台参与体验,实现了“成为哪吒”的美好心愿。

活动现场

广东省粤剧院优秀年轻演员黄文意带领现场的小观众进行互动体验

今年春节期间,由可可豆动画、光线彩条屋影业出品,饺子编剧并执导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在中国大陆正式上映。这部非英语、非好莱坞制作的优秀动画影片,成功将先进视听技术与中国神话和民间传说相结合,一跃成为中国动画电影史乃至全球动画电影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掀起了一股火热的“哪吒潮”。

哪吒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至印度佛教神话,其梵文名称为“那吒俱伐罗”(Nalakuvara),意为“俱毗罗之子”,属于夜叉神体系。佛教传入中国后,哪吒的形象增添了越来越多的中国色彩。唐代文献《开天传信记》记载了哪吒以少年神祇之姿救助高僧道宣的故事,是中国本土最早关于哪吒的文字记录。宋元时期,哪吒完成了从佛教护法到道教神将的转型,直到明代两部小说《西游记》与《封神演义》问世后,哪吒最终拥有了他“头上双抓髻,眉心一点红,身着彩莲衣,海会号三坛”的经典形象。

据活动策划人、深圳市公共文化促进会粤剧粤曲艺术委员会秘书长张媛媛介绍:从印度夜叉到中国战神,从佛教护法到道教先锋,从上世纪80年代古色古香的莲花童子到今天宽银幕上桀骜不驯的惫懒魔童,哪吒的形象鲜活地呈现了中华民族两千年来在文化融合、宗教传播、文学艺术民俗传承发展等多方面烙下的深刻痕迹,更传递着突破桎梏、重塑自我的永恒主题。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的策划,让观众朋友能够更全方位地了解哪吒,深入感受中国文化的包容广阔和博大精深。

出席此次活动的嘉宾,从左至右分别为《魔童闹海》执行导演孟繁茁、原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导演徐志坚以及活动分享嘉宾、资深动漫影视制片人何兵。

现场观众纷纷对这次活动给予了高度的好评,并建议策划团队能够结合社会热点,推出系列策划活动,挖掘更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并通过新颖的跨界宣导模式送进校园、送进社区,让更多的深圳市民能够亲身体验和参与。深圳市公共文化促进会党支部书记杨素贤则代表总承办单位表示,将持续推动更多优秀的全民艺术普及项目在深圳落地生根,助力特区美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现场观众积极互动

(图片由活动主办方提供)

网址:粤剧小哪吒引爆全场!“我是哪吒——国潮四重奏活动”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210396

相关内容

哪吒出圈 卡游再掀国潮文化新浪潮
“哪吒热”带火传统文化,看“哪吒”如何激活传统文化创新能量。
传统文化焕新 助力“哪吒”出海
“哪吒”带火千年古城 观影热催生文化溯源潮
李子柒在人民日报撰文:国潮创新要抓住年轻人的心
“哪吒”与双塔梦幻联动、千人随舞万人齐诵 成都高新区2025年元宵节主题活动精彩上演
委员通道丨杨钰尼:《哪吒2》用了贵州侗歌,非遗也可潮起来
《哪吒2》新加坡首映全场满座 “黄牛”翻倍炒作票价仍一票难求
《哪吒2》看传统文化IP创新和哲学思考
哪吒敖丙配音演员现场配音哪吒敖丙你是我唯一的朋友片段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