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故事|教“一老一小”唱京剧,退休“美姐”登上更上大“戏台”
京剧是中国四大戏曲之一,融合唱、做、念、打于一体。 #生活知识# #传统文化#
最近,随着陈佩斯导演的暑期档电影《戏台》在各大院线火爆上映,传统戏曲也再次走到聚光灯下。鲜为人知的是,在青岛,有一位老戏曲人在改行20多年后重返“戏台”,先后被三所老年大学聘为授课教师。就在这个暑期,她还专程前往中国戏曲学院接受了为期十天的专业培训,只为在9月开学后给学员们带来更多惊喜。她就是刚刚退休的李莉——一位在戏曲艺苑中醉心耕耘,传播“京腔京韵”之美的“明星老师”。
李莉参加国戏研修班培训并获得结业证书。
国戏研修班来了位“青岛美姐”
“非常累,但很值得!”7月25日,刚刚返回青岛的李莉谈起自己的北京之行仍难掩兴奋。此前,她在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教师研修班接受了为期十天的专业培训,课程涵盖戏曲衣箱规制、戏曲身段教学、名家专题讲座等12项内容。这十天,她的课程安排得满满的。“白天在学校上课练功,晚上到长安大戏院听戏,累并快乐着。”李莉说。
李莉在中国戏曲学院。受访者供图
谈及此次学习经历,61岁的李莉直言收获良多。比如,在“传统戏曲衣箱规制”课程中,她看到了中华戏曲几千年来的历史画卷,以及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宝贵之处。“‘五箱一桌’及其相关知识,我过去知之甚少。原来,后台是舞台表现的‘心脏’,无数精美动人的人物、故事情节从衣箱中走来,是何等的严格、细致、精妙。”
此次短期培训,班上的十余位学员来自全国多地,从事的职业也各不相同,既有中小学教师,也有地方戏曲传承人。在他们当中,李莉的年纪最大,也是唯一的退休人员。不过,李莉坦言,这段短暂的校园学习经历让她刻骨铭心。“仿佛穿越到少年时期,又回到了那个求学的时代。”
李莉是一位戏曲科班生,曾接受长达七年的专业训练。1984年,她从山东省戏曲学校毕业后,曾留校工作两年。后来,她先后进入山东省京剧院和青岛市京剧院工作。2000年,她进入媒体工作,长期从事文化新闻报道,直至2024年退休。
李莉在国戏研修班学习期间留影。受访者供图
虽然离开了钟爱的戏台,但用李莉自己的话说,“一直没离开文化圈。”平日里,李莉依然保持着京剧的热爱,在家勤学苦练“唱、念、做、打”。尤其在戏曲表演方面,扮演青衣和花旦一直是她的拿手好戏,被不少票友称为“青岛美姐”。
也正是凭借扎实的艺术功底,李莉于2022年受聘担任李沧区老年大学京剧班教师。当时,一共有40多名学员选报她的课,年纪最大的学员已七十多岁。2024年,随着首批学员毕业,李莉被续聘担任新一期京剧班教师。今年以来,她又陆续接到了另外两所老年大学的授课邀请。
“为了提升自己,同时也为了在新学期给学员们带来更多惊喜,这个暑假,我选择到国戏进修。”李莉解释道。
京剧票友跻身社区舞台“名角”
“我们首期班有很多同学是零基础,自从跟着李莉老师学习后,大家都成了京剧票友。”7月28日,目前仍在李沧区老年大学京剧班学习的孙女士讲述了自己从“小白”到“戏迷”的转变。
李莉擅长扮演青衣和花旦。受访者供图
57岁的孙女士介绍,她以前大大咧咧,做事风风火火,原本对“咿咿呀呀”的京剧并不是太感兴趣。由于母亲是一位资深票友,老人希望她报个京剧班,以后也跟着唱一唱。“当时,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报了李老师的班。谁知,一下子就迷上了。”
“第一节课,李老师给我们讲的是《梨花颂》。当她在课堂上示范的那一刻,我感觉自己的眼泪都快出来了,那唱腔实在是太优美了……”时隔多年,孙女士仍然清晰地记得当时的场景。
孙女士回忆,李莉老师和学员亦师亦友,她会根据每个人的条件因材施教,从字头、字腹、字尾等发声开始,不厌其烦地教大家练基本功。在她的指导下,班上的很多学员渐渐成了票友,有的还加经常到社区参加京剧演出,甚至成了“红人”。“现在有些老学员已开始学习京二胡、阮等乐器。”
李莉在李沧区老年大学京剧班讲课。受访者供图
李莉不仅教京剧,还从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对学员进行言传身教。“她多次对我们说,不要觉得自己是退休老太太,而要把自己当成‘贵妃’。”孙女士说,李莉老师非常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在耳濡目染之下,大家也变得更加自信了,很多人的眼里有了光。
“前几天,我刚刚参加了一场戏曲演出。”61岁的郭女士说,李莉是自己的第二位京剧老师,也是艺术领路人。上课期间,李莉对大家口传心授,一句一句地教,让每个人都获益匪浅。在跟班学习的第二年,孙女士就进了社区的京剧团,并担任重要角色,每年参加多场公开演出。另外,她还顺利通过了京剧表演六级考试。
郭女士还告诉记者,在首期“李莉班”中,像她一样长年活跃在社区舞台的学员共有近10人。
深耕“一老一小”传播戏曲文化
多年来,李莉始终以传承国粹为己任,活跃在戏曲教育与文化传播的第一线。在李沧区老年大学,她开设《京剧艺术普及》课程,将自己的专业舞台表演经验和科学教学方法深度结合,受到学员们的喜爱。她的课作为青岛市老年大学的精品课程,被报送山东省第三届老年大学精品课程推广与观摩活动,成功入选示范样板课并获奖。
李莉的京剧课受到青岛四中孩子们的欢迎。受访者供图
国家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以来,作为山东省戏剧家协会和青岛市戏剧家协会资深会员,李莉积极响应号召,深入十多所中小学开展京剧艺术教学与辅导。在青岛四中,李莉受邀为同学们讲解“生旦净末丑”,并现场演唱《霸王别姬》等选段,还亲身示范京剧的身段、身法,让孩子们直呼过瘾。在西海岸新区一所小学,李莉边介绍戏曲文化,边表演经典曲目。活动结束时,孩子们纷纷围上来索要签名,把李莉当成了“明星老师”。“那一刻,我深感京剧进校园太有必要了!”她说。
李莉还一次次带领志愿者们走进社区,让市民在家门口欣赏原汁原味的京剧演出。今年5月,在西海岸新区梁祝村,李莉一行为村民们带来了一场“戏曲盛宴”。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梁祝文化在西海岸新区乃至青岛已传唱数百年。此次活动,李莉等艺术家用京剧专场演出实现了经典戏曲与当地传说的完美融合。据了解,近年来,李莉组织参加的公益活动近百场次。
李莉组织艺术家走进西海岸新区梁祝村表演京剧。受访者供图
除了线下活动,李莉还开设了《京剧艺术鉴赏》网络课程,目前已更新至第20期。记者点击视频看到,李莉通过理论讲解和表演示范,让看似“高冷”的京剧艺术变得更接地气。“目前,这些视频作品中,多条播放量很高,吸引了不少线上专业观众。”李莉说。
“艺术传承不是因循守旧,而是要历久弥新。”如今,这位退休“青岛美姐”,正以“一老一小”为支点,用专业与热忱搭建传统戏曲与现代生活的桥梁。正如她所言:“每个索要签名的孩子,都是戏曲文化传承的火种;每位驻足观看的老人,都是戏曲艺术生命的见证。”
半岛全媒体记者 郑成海 朱佳鑫
网址:青岛故事|教“一老一小”唱京剧,退休“美姐”登上更上大“戏台”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210486
相关内容
马伊琍:“这个家没我得散,一老一小脑子都有病”恭喜,《戏台》没有丢老戏骨的脸,陈佩斯更保住了演员的体面
陈佩斯力邀陈丽君为戏台唱片尾曲
《戏台》:陈佩斯携28年坚守回归,一出叩问文化尊严的悲喜剧
71岁陈佩斯“一鱼两吃”,话剧版《戏台》比电影版提早到南京
电影《戏台》上海路演,陈佩斯化身“学徒”潜心打磨精品
鹿晗金色卷毛造型青岛开唱,颧骨瘦削引关注
陈佩斯新作《戏台》毁誉参半,是佳作还是烂片,留给时间
国家大剧院制作京剧《白蛇传》首演,呈现戏曲美学独有写意之美
张惠妹今晚青岛开唱,张学友月底连唱三场,这个11月,青岛歌迷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