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门画派名家王锡麒逝世,曾被誉为当代唐伯虎
《唐伯虎点秋香》:周星驰的经典喜剧,唐伯虎与秋香的爱情故事。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电影喜剧盘点#
据吴中美协消息,吴门画派名家王锡麒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8月7日凌晨在苏州离世,享年87岁。
王锡麒是当代吴门画派的代表性人物,以古典人物画享誉画坛,被誉为“当代唐寅”。其艺术生涯贯穿20世纪中叶至21世纪初,在传统文脉与现代审美之间架起桥梁,对苏州乃至中国人物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王锡麒生于苏州书香世家,祖父嗜绘如痴且精于诗词,童年王锡麒最喜爱做的两件事是:尽快摆脱学画的初级阶段--临画,自制画夹走出家门去写生,画小石桥,也画大运河。另一件事是到玄妙观三清殿,尽情观赏挂满殿内的“画画张”,那里真可谓五彩缤纷。年画、国画、扇面、月份牌等样样都有;而最吸引小锡麒的,则是那些运笔一丝不苟的画工艺匠。少年时他日夜研习《唐寅画集》,直至对此类风格烂熟于心,得心应手,在心中种下了吴门画派的种子。
1958年进入吴门画苑从事外销国画创作,从基层创作员成长为创作室主任,这段经历让他得以深入研习唐宋工笔技法,并接触海外艺术市场 。上世纪80年代,中国科技出版社、中国远洋航轮公司、中国海底电缆公司等发行的大本年历画里,都有王锡麒创作的千姿百态的仕女画:如《百美图》、《四大美人》、《四季仕女》等,其中《水月观音》以其壮美典雅的艺术效果荣获“百花奖”。此后,亚明、程十发等名家的赞誉与提携,使其作品逐渐走向国际舞台。他历任苏州画院副院长、吴门书画院院长等职,晚年仍笔耕不辍,2023年苏州美术馆个展集中呈现了其从艺70年的探索轨迹。
王锡麒的艺术生涯并非一帆风顺。上世纪80年代初,在艺术环境的影响下,他曾对自己的创作方向感到迷茫,甚至想放弃古典人物画的创作。然而,在广州幸遇刘海粟大师夫妇时,刘海粟大师那句 “地动山摇不改初衷,坚持自我必有所成”,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从此,王锡麒先生坚守初衷,在古典人物画的创作道路上越走越远,为中国画坛添色增辉。
王锡麒以唐寅为精神导师,但绝非简单复制。他融合唐寅的飘逸洒脱与仇英的精细严谨,自创“秀逸清新、格趣高古”的风格 。在技法上,他将书法线条融入绘画,要求弟子“常练书法以提高线条质量”,其笔下仕女的衣纹勾勒如吴带当风,高士的须眉则如屈铁盘丝,兼具力度与韵律 。题画诗“壁月澹如此,银云停不飞”更显其诗书画一体的文人追求。他主张绘画应“集生活之大成”,认为艺术灵感源于对社会的观察与体悟 。在题材选择上,他打破文人画的孤高,将仕女、童子、罗汉等世俗形象纳入创作体系。其仕女画摒弃媚俗,以“清俊通脱”的气韵取胜,通过虚实相生的构图与雅致的设色,营造出“不食人间烟火”的意境 。
作为苏州吴门书画院的领军人物,他培养众多弟子,形成“新吴门人物画”群体,其艺术理念深刻影响了苏州画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沈昭
网址:吴门画派名家王锡麒逝世,曾被誉为当代唐伯虎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215495
相关内容
水墨自贸港——海南画派中国画名家邀请展(东莞站)开幕风流才子唐伯虎与《兰亭序》的笔墨传承
吴昌硕、张大千等海派名家作品在沈阳故宫展出
一场麒派艺术的“隔空对话”,周信芳诞辰130周年晚会举办
陈楷砚—川渝画派画派开创者
4位国乐艺术名家将同台献艺
国家大剧院将上演经典作品名家音乐会,王中山等国乐艺术大家领衔
著名演员高英逝世,曾参演《人民的名义》等作品
王锡良与王采《盛世江山》瓷板画:瓷上山河,艺韵流芳
吴应麒与樊倩影演绎「梅香如故」:既然我许下了诺言于你,必定全力以赴去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