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博物馆满是汉字,怪不得韩影要偷汉字文化,直言汉字不算中文
中国的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有着悠久的历史。 #生活知识# #历史#
韩国电影此前偷“汉字”文化的原因终于明晰了,这是因为韩国博物馆满是汉字,这让韩国人非常尴尬,因为他们不好意思将此作为文化输出,毕竟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汉字是中国的,于是他们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偷汉字文化,于是便有了此前韩国电影《破墓》将汉字写在脸上,说成是韩国传统文化的情况,之后便有那句“汉字不算中文”的偷文化“名言”。
就拿“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来说,该博物馆陈列的“古代文献”,“石碑”,“器物”等普遍以汉字书写,甚至就连“官职文书”,“族谱”也均是如此,这就是使得,即便是本地人也看不懂,于是便出现了极其讽刺和可笑的一幕,那就是用韩文去翻译汉字,这样的情况让韩国人很难接受,于是他们便有偷汉字文化的想法,毕竟这可是做文化输出的大项。
此前一度出现中国留学生在参观韩国博物馆时,为身边的韩国朋友翻译文物的奇葩景象,被戏称为“自动变历史老师”,甚至就连韩国所谓的国宝“敬天寺十层石塔”使用就是我们中国的榫卯结构,题记的也是我们的《西游记》故事,除此之外,像韩国出土的朝鲜王朝火枪也是刻有“万历十九年,重五斤一两”等字样,这些内容,中国人一目了然,但韩国人需韩文翻译。
更不要说,现在的韩语都需要汉字进行辅助才能成为一种语言,这也是为什么所有韩国人的身份证上都有汉语名字的原因,他们需要用汉字去区分韩语的读音,也就是多音字,没错,韩语本身就是存在严重缺陷的,话虽然很难听,但却是事实,不管韩国人愿不愿意接受,现实就是如此的残酷,于是《破墓》这部电影就出现了,这可是韩国方面力捧的一部作品。
该电影从题材到内容,都是照搬的我们的中国文化,其中“把汉字写在脸上”就是她们要炒作的方式,他们想以此来表示,汉字也是韩国文化的一部分,说白了就是混淆视听,甚至为了进一步的营销和炒作,《破墓》在上映之后,还出现了全民在脸上P汉字的热潮,但韩国人得知在脸上写字是上古五大刑法之一后,便纷纷删图跑路了,这或许就是所谓的东施效颦吧。
说句不好听的,韩国如果撇开汉字,他们就没有历史可言了,他们所有可以被当成历史的东西,都是以汉字的形式被记载,而且充斥着中国文化,说白了,他们就是弹丸之地的一个附属国,甚至他们建筑的牌匾上也是汉字,承认受中国文艺影响和熏陶很难吗?如果非要否认,那韩国可就没有自己的历史了,或者说“没根了”。
文字是文明的基因库,韩国博物馆的困境揭示:否定文化交融的脉络,等于切断自身文明延续的根基,其实“真正的文化自信,是接纳历史关联,在传承中寻找未来”,说白了,就是承认自己被中国文化所影响,显然这对于如今的韩国来说是不太可能的,当他们说出“汉字不算中文”的那一刻,就证明他们想要继续自欺欺人,还是要搞“偷文化”那一套。
网址:韩国博物馆满是汉字,怪不得韩影要偷汉字文化,直言汉字不算中文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215919
相关内容
“一个字让你爱上中国”汉字文化主题活动在巴黎举行弘扬汉字文化需要规范与创新并重(人文茶座)
“汉字之美”走进维也纳 于丹发表主题演讲
“择‘中’而立:汉字之美”文化研讨活动在维也纳举行
“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竟是鲁迅所说?专家直言:鲁迅说得对
世界博物馆日里的郭沫若纪念馆,沉浸式体验解码汉字文化
“汉字嘉年华”巡展走进泰国曼谷
罗氏钟表格:让汉字书写快速走向世界
原创为何鲁迅会如此痛恨汉字,甚至提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口号
汉字布绣书法作品展在莫斯科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