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水:清晨之镜|浅论孙友民《清晨诗》中存在、记忆与语言炼金术

发布时间:2025-08-12 11:49

利用早晨记忆:早晨头脑清醒,适合记忆新知识 #生活技巧# #工作学习技巧# #学习方法论#

衣水,系诗人、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46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学员,《中学生学习报》社副总编。著有《十个故事》《爱情如此多娇》《午夜猿人》等多部小说集。部分作品散见《人民日报》《湖南文学》《四川文学》《青年作家》《莽原》《创作与评论》《安徽文学》《山东文学》《阳光》《福建文学》等报刊。散文集《猎物志》曾获郑州市第二十一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孙犁散文奖,小说曾获第五届骆宾王青年文艺奖等。

清晨之镜:浅论孙友民《清晨诗》中的存在、记忆与语言炼金术

作者:衣水

在孙友民的诗集《清晨诗》中,“清晨”并非仅仅是日升的序曲,它被赋予了深邃的象征意义——它既是时间刻度上充满可能性的开端,亦是记忆复苏的澄澈时刻,更是诗人观照世界与自我存在的魔镜。这部诗集以其广博的时空架构、深沉的历史意识与精微的语言实验,构筑了一座连接个人记忆、地域肌理与普遍人类境遇的诗学殿堂。

一、存在之镜与记忆的澄澈时刻

“清晨”在诗集中被不断复沓,它早已超越自然时间的界限,升华为一种精神的坐标。“一个早晨”、“清晨诗”、“清扫黎明的人”、“在春水栽种金风的人”等标题与意象群,共同构建了“清晨”的象征谱系。它首先是存在觉醒的隐喻——“清晨”如一面明镜,映照出个体在浩渺时空中的位置与姿态:“青山不因我的缺席而老去”以冷峻笔触勾勒了存在本身的孤独与宇宙的无情秩序。同时,“清晨”又是记忆复苏的澄澈时刻。在《驻马店的往事和春天》、《油坊店,或故乡史想象》等诗中,“清晨”的光芒如同显影液,让沉潜于时间深处的故乡图景、家族故事与个人伤痕(如《1975年8月》隐含的历史风暴)渐次清晰。诗人如“搜神的人”,在“清晨”的微光中打捞着被遗忘的碎片。此外,“清晨”也象征着创作本身的原初状态——语言在未被尘世喧嚣污染的时刻焕发本真光芒,诗行如“栽种金风”般孕育着纯粹的可能。

二、豫南地理与历史深流

孙友民以精湛的笔力,将“汝水”、“蔡州”、“驻马店”、“棠溪源”、“宿鸭湖”等豫南地理符号转化为丰饶的诗意空间。这绝非简单的风景描绘,而是构建了一个承载历史深流与集体记忆的“情感结构”。在《汝南王巡行的春宵》、《蔡州晚唱》、《叔度汪汪》等诗中,诗人让古代传说、历史人物与当下现实进行超时空对话。那些“千年岭上的云”不仅飘浮于自然天际,更萦绕着历史的回声。尤为深刻的是,诗人将宏大历史叙事沉入日常生活的肌理。如《济民桥》、《牛屋》、《煤油灯》、《池塘》等诗篇,将社会变迁的洪流(如《1958年》、《1959年》、《1966年》等标题所标示的特定年代)融入个体生命的细部体验。那盏“煤油灯”摇曳的光晕,既照亮简陋的“牛屋”,也映照着整个时代的困顿与坚韧。这种“大历史”与“小生活”的叠印,使得豫南的地域书写具有了普遍的历史纵深感和人类生存的寓言性。

三、意象的淬炼与诗性的生成

《清晨诗》在艺术上的卓越成就,突出体现在其意象系统的独创性与语言的高度自觉。孙友民深谙“意象”乃诗歌的灵魂,其意象创造兼具地域根性与普遍象征力。“汝水”既是一条具体的河流,更是流动不息的生命与时间之象征;“煤油灯”的微光,既属于特定年代的乡村记忆,也隐喻着黑暗中不灭的精神守望;“流向天空的桃花”以超现实的笔法,将凋零之美升华为一种超越性的精神飞翔。这些意象如“药引”,激活了沉睡的记忆与情感。

诗人在语言形式上也进行了大胆探索。一方面,他巧妙运用并置与拼贴。《勃拉姆斯在长安》、《马勒和他的1910》将西方音乐大师置于东方古都,与《萨福》、《尖叫的葵花》形成文化符号的奇异交响;《10月理发匠之诗》将庸常职业与诗之神圣并置,产生张力。另一方面,诗歌标题本身如《肆头悬壶》、《月旦春秋》、《义侠啸》等,汲取了古典语言的凝练,而《空荡,2020年2月》、《2020年惊蛰》则以冷峻的现代时间标记直击历史现场,形成古今语感的碰撞。此外,诗人对声音与节奏的把握堪称精妙。无论是《放声歌唱的人》中情感的奔涌,《秋风里的母亲》里深情的低徊,还是《光镀亮的人》、《驾着铁马赶路的人》等排比句式形成的铿锵律动,均使语言本身成为意义的载体与情感的律动。

四、日常中的神性与存在的叩问

《清晨诗》的深层魅力,在于其对生命深刻而温厚的悲悯。诗人善于在日常生活的尘埃中发现神性的微光。“在宿鸭湖谈简单”一语道破诗人对生命本真状态的向往;“清扫黎明的人”、“在高处劳动的人”等形象,被赋予近乎宗教仪式的光辉,平凡劳作由此升华为对世界的洁净与秩序的虔诚守护。这种对“简单”与“劳动”神圣性的礼赞,是孙友民生命哲学的重要维度。

这本诗集也不回避存在的沉重与无常。《燃烧》、《祭亡灵书》、《折叠之梦》直面生命的消逝、物质的焚毁与记忆的不可靠。然而,孙友民的深刻之处在于,他并未沉溺于悲情,而是在洞悉“大地沉默”的本相后,依然执着于意义的追寻与情感的救赎。《认领》、《喜鹊记》、《月光记》等诗篇,通过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认领”与温情传递,在冷漠宇宙中构建起微小却坚韧的情感联结。这种“悲欣交集”的生命体验,最终在《写在后面的话》的沉思姿态中,获得了某种形而上的总结与安顿。

网址:衣水:清晨之镜|浅论孙友民《清晨诗》中存在、记忆与语言炼金术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217058

相关内容

全红婵祝陈清晨生日快乐
Jennie的新曲mantra,清晨八点就发布了
长公主传授秘诀,让恋人清晨轻松醒来 ?
电影超话女友清晨的独特的叫醒方式
相柳清晨醒来,发现胸口多了一顶大黑锅
清晨交通顺畅,尽管最近增重,但仍决定享受美食
录一段张碧晨的表演|从午夜驶向清晨
贾一凡最爱吃播,陈清晨偏好转场视频
以裴大人的浴室特辑开启周一清晨的惊喜时刻?
11月30日清晨,凌晨宣布离婚后又删除动态,曝光 已有新恋情…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