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所高校80余学者齐聚春城 共商审美共同体构建与新文科未来
绿色科技与绿色经济相互促进,共同构建可持续未来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科技生活变迁# #绿色科技生活#
8月12日,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审美人类学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审美共同体与新文科构建”学术论坛在昆明启幕,云南民族大学文学院院长王国旭主持开幕式。
本次会议由云南民族大学、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审美人类学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云南民族大学文学院、云南大学文学院审美人类学研究所承办。
来自厦门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兰州大学、中山大学、澳门城市大学、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昆明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青海师范大学、河南大学等30所国内高校,以及《民族艺术》《社会科学家》《民族艺术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四家期刊的专家学者等80余人齐聚春城,共襄盛会。
云南民族大学党委委员、科技处处长段金生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云南民族大学扎根民族地区,形成了丰厚的人类学研究成果。此次会议主题“审美共同体与新文科构建”反映了审美人类学、艺术人类学、文学人类学以美为桥、互通有无、求同存异的学术旨趣。
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方李莉在致辞中说,当前东方审美文化复兴的趋势明显,美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愈发重要,期待审美人类学在探讨生活方式与文化变革等问题上发挥更大作用。
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王杰回顾了审美人类学的发展历程,并表示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学术共同体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会议期间,云南大学文学院舒凌鸿副院长应邀主持审美人类学研究专委会聘书颁发仪式,举行了颁发聘书仪式。
在主旨发言环节,厦门大学彭兆荣教授、浙江大学王杰教授、东南大学方李莉教授、四川大学徐新建教授围绕艺术与农耕文化关系、乡愁美学、“后农业文明”社会形态以及数智时代的审美观等主题作了报告。
论坛设置了“民族审美文化研究”、“文学与当代美学研究”等五个分论坛,议题涵盖民族美学、艺术乡建、非遗美学、美育等多个方向。与会专家认为,相关研究有助于推动审美共同体建设,并为“新文科”发展提供学术支撑。论坛议题设置也展现了美学、文学、艺术与人类学“合力”破解现实问题的力量,更体现了构建跨学科交流常态和“校际联盟”审美共同体的重要性。
来源:都市时报
全媒体记者:尹安达
通讯员:韦肖梅、马沁、付峻瑜、张琳翊
编辑:贺靖
审核:段寅彬
二审:钟玲
终审:许建龙
网址:30所高校80余学者齐聚春城 共商审美共同体构建与新文科未来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217882
相关内容
30所高校80余学者齐聚春城 共商审美共同体构建与新文科未来20多国学者齐聚重庆 以古典智慧“对话”现代议题
“春城洋溢华夏情”暨“未来世界”国际青少年艺术节系列活动在新加坡开幕
学者齐聚共话甄嬛传宫廷风云
构建全球学术共同体,“普林斯顿-文研中国讲坛系列”启动
“首届中外文学理论发展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学术论坛”举办
推动科技与艺术的互动与碰撞,构建深圳未来的文化高地
谢霆锋20年后重开演唱会,与王菲定情曲引全场合唱,80余明星助阵
用我们的血肉,构建新的长城
高校齐聚南传 共鉴“AI+未来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