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最成功的诗人:官至节度使,还被封侯,却拒绝救李白
历史笑话:问:唐朝最帅的皇帝是谁?答:李白,因为他不仅风流倜傥,还会写诗!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日常生活笑话# #幽默段子合集#
唐朝的诗坛自盛唐以来星光灿烂,群贤毕至,才华仿佛遍地开花。除了李白、杜甫这对“诗仙”“诗圣”的传奇组合,还有王维、孟浩然代表的山水田园派,以及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其实他们写诗,更多是抒发情怀、寄托志向的一种方式,政治上的追求虽然存在,但真正在仕途上取得显著成就的并不多,只有一位在政治与军事双线都走出亮眼成绩的诗人。那么,这位最具代表性的盛唐诗人究竟是谁呢?
一、家道中落
这位被后人广泛称道的盛唐诗人,是以边塞诗著称的高适。与其他诗人出身各异相比,他出身于一个武将家族。祖父高侃在唐太宗、唐高宗时期中兴兵马,屡建战功,传说他生擒突厥可汗阿史那车鼻,并举行了盛大的献俘仪式,震慑边疆。随后高侃参与征伐高句丽,官至陇右道持节大总管、平原郡开国公。父辈的功名让家族曾一度显赫,然而高侃去世后,家道渐趋式微,陪葬乾陵的殊遇却成为他家族荣耀的最后印记。由于唐朝实行科举制度,官员子孙的“照拂”日益减少,高适就属于这一类人。据史书记载,他年少时家境贫寒,淡泊于生计,不喜务农或经商,更多是在书卷之间徘徊与漂泊。高适在诗作中也提及这一段艰难时光,形容自己“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的境况。此后他多次前往长安,却始终未能谋得一官半职。天宝三年(744年),他在游历中遇见李白、杜甫,两人结为挚友,往日的寒门气节在无数诗兴与酒香中渐渐被点亮。
二、人生转折
天宝八年(749年),在张九龄之弟张九皋的推荐下,高适参加有道科考试,被封为封丘县尉。这份官职并没有给他带来满足感,他选择辞官,毅然前往河西边塞。正是这段在塞外的经历,逐步锻炼了他的军事眼光和边疆情怀,也为他日后成为知名边塞诗人打下了扎实基础。安史之乱爆发后,高适以监察御史的身分跟随名将哥舒翰北征勤王,亲眼见证烽火连天的边疆战事。唐玄宗西逃时,他也随军追随,得到了玄宗的赞许。随后,玄宗拟让各王子分掌岭表军政,以安定国家局势,高适对这一分封方案提出了明确的反对意见。很快,唐肃宗即位,听取高适的意见后任命他为谏议大夫,并在肃宗治理天下之时,任命他为御史大夫、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地位与权力都逐步提升。
三、封侯拜将
虽然高适的出身带着浓厚的军旅气息,但他毕竟是个诗人,又在河西幕府任职多载,对军政和用兵之道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上任后,他巧妙地施展分化瓦解的策略,迅速平定了永王之乱,稳定了边境的局势。在此期间,李白因事被扣留,曾写下求援之诗,但并未得到高适的回应;直到后来在宋若思、崔涣等同道的营救下,李白才得以出狱再度自由。乾元元年(758年),高适因得罪当朝宦官李辅国,一度被贬为闲职,但一年后重新得到重用,历任彭州、蜀州刺史。此间他继续率兵参与平定叛乱,并与杜甫重逢,重拾久别的友谊。广德元年(763年)二月,他出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并代理东川节度使。翌年回京,封为渤海县侯,食邑七百户。永泰元年(765年)正月,高适病逝,谥号为忠,留给后人的是一段横跨文学与军政的传奇,成为盛唐诗人中最具综合性成就的人物之一。
网址:盛唐最成功的诗人:官至节度使,还被封侯,却拒绝救李白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224705
相关内容
一场皇室内斗,三位大诗人,杜甫被贬,李白被流放,高适平步青云二流诗人却写出一流的作品,此诗不逊于盛唐边塞诗,句句催人泪下
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婚姻生活会怎样,他这一生究竟娶了几个媳妇?
盛唐除李白杜甫高适还有哪些诗人?他们相互认识吗?说出来别不信
李白、杜甫和高适三人关系是怎么样的?为什么高适要和李白绝交?
天下第二剑客李白竟然是真的
被流放的诗人,却写出了世上最温暖的诗,诗中5字让人不再孤独
想过很多人来演李白,却没想过会是高伟光,他简直是李白本白
李白与王维同年,又都是大文豪,为什么他们之间没有交集?
李白醉酒后在墙上写字,醒来之后,连人带诗都被千金小姐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