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二十世纪的美术革新之路:“风骨南天”在广东美术馆展出

发布时间:2025-09-03 08:47

艺术之旅:上海的现代艺术馆,广州的美术馆展览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旅行生活体验# #文化旅游推荐#

当岭南的海风掠过珠江口,二十世纪的广东美术在中西文明的碰撞中留下了深刻的时代印记。近日,作为 “2025 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 入选项目,广东美术馆自主策划的 “风骨南天 —— 从美术革命到新中国艺术图式的广东实践(1900——1978)” 在新馆启幕,200 余件馆藏珍品与文献构成的视觉长卷,正徐徐展开一段兼具地域锋芒与民族魂魄的艺术史诗。

地理基因里的革新密码

展览的叙事起点,始终锚定着广东 “毗邻港澳、通商前沿” 的独特坐标。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救亡图存的呐喊与文明转型的阵痛相互交织,这片最早直面西方冲击的土地,天然成为美术现代化的试验场。广东美术家从未将自己困于地域藩篱,而是以 “其命惟新” 的自觉,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张力中寻找突围之路。

这种与生俱来的开拓性,在展览六个篇章中形成清晰的脉络。“鼎故革新” 篇章里,岭南画派与国画研究会的论争虽已远去,但那些融合了新画法与传统笔墨的作品,仍能让人感受到当年艺术家对 “中国画前途” 的焦灼探索;“勇立潮头” 展区中,先行者们创办美术学校的老照片,与他们笔下兼具新风格和东方意韵的作品并置,诉说着洋画运动如何在这片土地落地生根。

时代洪流中的艺术担当

艺术从来不是象牙塔中的孤芳自赏。步入 “匕首投枪” 篇章,版画家们的作品以凌厉的线条、强烈的对比,将民族怒火凝固成视觉宣言 —— 这些诞生于烽火中的木刻,既是艺术的呐喊,更是救亡的号角。而在 “红色诗篇” 展区,艺术家笔下的革命圣地,以传统山水的笔墨语言,赋予革命历史以诗意的庄严,完成了艺术从批判到建构的转身。

社会建设的热潮,同样在画布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印记。“山河新貌” 篇章中,水电站的钢铁架构与南国的绿水青山在作品中和谐共生,艺术家们用细腻的笔触记录着工业区的崛起、田野的丰收,将社会主义建设的宏大叙事转化为可触可感的视觉记忆。“当家做主” 展区更具深意:从田间劳作的农民到车间生产的工人,从英姿飒爽的女民兵到专注学习的干部,艺术家笔下的人民形象,不再是古典绘画中的符号化存在,而是充满生命力的时代主人,这种视觉建构背后,是一个民族对 “人民当家作主” 的集体认同。

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

作为文化和旅游部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入选项目,本次展览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溯,更是对当下的启示。展览以馆藏为基石,通过系统梳理 1900 至 1978 年的美术实践,旨在提炼广东美术 “敢为人先、求真务实” 的精神内核。这些经专业修复的珍品,每一件都承载着艺术家与时代同频共振的体温。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 2025 年 10 月 8 日。当观众在展厅中穿行,从清末民初的笔墨革新走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创作热潮,看到的不仅是艺术风格的演变,更是一代又一代广东艺术家将个人才情融入民族命运的赤子之心。这场跨越世纪的视觉对话,或许能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所谓 “风骨”,正是艺术在时代考验中淬炼出的精神力量,而这种力量,至今仍在滋养着岭南文化的创新之路。

采写:南都 N 视频记者 朱蓉婷 实习生 温欣

网址:穿越二十世纪的美术革新之路:“风骨南天”在广东美术馆展出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226968

相关内容

胡根天: 广东现代美术和文博事业的开拓者
文化和旅游部2024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启动
济源一中美术教师国画展在未来美术馆展出
新馆开馆即迎“史上最大规模美术展”
内蒙古美术摄影作品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宜阳县山村美术教师画展在省美术馆开展
第十四届内蒙古自治区美术作品展在呼和浩特开展
大湾区文化新地标!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新馆即将开启
蓝盈莹被广东回南天吓到了,还以为是漏雨了……
中国美术馆集中展出俄罗斯艺术科学院院士作品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