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周作人写给鲁迅的绝交信,两兄弟就此反目,走向了不同的人生
日常生活趣事:弟弟模仿哥哥写字,结果写成了倒着的字,全家人都笑了,他说:这样老师就不会念反了。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日常生活笑话# #家庭日常趣事#
鲁迅先生是当代文学史上首屈一指的大文豪,他的作品影响力非常大,大中小学的语文课本里都有收录,像《呐喊》《彷徨》《朝花夕拾》等至今仍是畅销书。鲁迅先生在写作上可谓驾轻就熟,但在家务事上却处理得并不得心应手,甚至最终与兄弟周作人走到了绝交的地步。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绍兴周家老宅,他是长子。4年后,二弟周作人出生。两兄弟年龄相差不大,自小玩在一起,本来关系非常和谐。但是,这一切从1909年起开始改变。这一年周作人与日本女子羽太信子结婚。
此后,关于周家反对二人结合、羽太信子奢靡浪费,甚至鲁迅与她有私情的传闻沸沸扬扬。直到1923年,周氏兄弟彻底决裂,当年7月19日,周作人正式将一封绝交信交给了鲁迅,在信中他这样写到:
鲁迅先生:我昨日才知道——但过去的事不必再说了。我不是基督徒,却幸而尚能承担得起,也不想责难——大家都是可怜的人间,我以前的蔷薇的梦原来都是梦幻,现在所见的或者才是真的人生。我想订正我的思想,重新入新的生活。以后请不要再到后边院子里来,没有别的话。愿你安心,自重。
这封信至今藏于鲁迅博物馆,由于当事人都不愿再提起此事,所以至今兄弟为何反目仍是一个谜。1923年以后,鲁迅一直坚持写作,积极投身革命事业;周树人在翻译、文学上的成就并不输给哥哥,但是他后来甘愿在伪华北政务委员会担任教育总署督办,抗战结束后被关押,最终特赦。
从这封信里,我们也许看不出周作人书法上的造诣,但实际上他也极善翰墨。有学者点评:“初看似笨拙懒散,仿佛不认真儿童随意涂抹出的字,但慢慢咀嚼,会发现笔墨中渗出一种闲雅不群的洒落和自信,越品越觉出滋味。”
他摒弃传统书法的复杂提按,多用简率笔法,收笔略作顿挫即止,无多余装饰,形成类似六朝写经体的“隶楷融合”,回归晋人“尚韵”的简淡传统。笔画看似纤弱,实则内含筋骨,以中锋直行,墨色由浓渐淡,追求自然流露,而非刻意经营。
结字扁方取势,以“笨拙”的错位模拟儿童书写的天真感,留白疏朗,营造出冷逸孤寂的意境,充满文人意趣。将六朝写经体的稚拙、倪瓒小楷的冷逸与现代白话文的书写节奏结合,创造出“新文人书法”范式。启功评价:“如名士清谈,虽不事雕琢,而风味自佳。”
网址:这是周作人写给鲁迅的绝交信,两兄弟就此反目,走向了不同的人生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228172
相关内容
鲁迅去世的第二天,断交13年的二弟周作人,讲了一小时《兄弟》篇鲁迅和周作人两人为何决裂?只因鲁迅支付不起日本弟媳吃穿用度
撕裂的家族:鲁迅与弟弟周作人大打出手,19岁亲侄子当众饮弹自尽
汪若海撞见好兄弟方言在女友家过夜,两兄弟因此绝交!
鲁迅和周作人的成功不可复制,看看他们的出身就知道了
三个人真的走向了完全不同的人生轨道
这是一对双胞胎兄弟,他们所在不同的部队…
男子因新结识女子与兄弟反目
稽炀众叛亲离,爱人成仇兄弟反目,只能偷偷祭拜龙主
写给观众的信真的非常细腻真诚~ 亲爱的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