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怀明整理:《蔡元培论红楼梦》

发布时间:2025-09-08 23:45

《红楼梦》中蕴含的哲理深思 #生活乐趣# #读书乐趣# #哲理书籍#

《蔡元培论红楼梦》,苗怀明整理,商务印书馆2025年8月版。

内容简介

蔡元培是20世纪红学流派“索隐派”的代表人物,其学术思路,至今仍值得深入探讨。

该书系统搜辑蔡元培与红学相关专著、日记、书信、简历、书序、演说词等资料。附编辑录张元济、胡适、鲁迅等人的相关书信、书序及论文,从各个方面反映蔡元培红学研究在当时的传播和影响。

整理者苗怀明还撰文论述蔡元培红学研究的始末、治学特点及学术地位,以助读者从百年红学的总体视角思考以蔡元培为代表的索隐派的得失。

蔡元培先生画像

目 录

1894—1899年日记

致蒋维乔(节选)(1914年10月2日)

致蒋维乔(节录)(1915年4月27日)

石头记索隐(1915年11月)

在北京通俗教育研究会演说词(节录)(1916年12月27日)

以美育代宗教说(节录)——在北京神州学会演说词(1917年4月8日)

1917—1918年日记

《评注阅微草堂笔记》序(1918年11月18日)

发起国语研究会请立案呈(1919年1月)

致《公言报》函并附答林琴南君函(节录)(1919年3月18日)

1919年日记

传略(上)(节录)(1919年8月)

在国语讲习所演说词(节录)(1920年6月13日)

论国文的趋势及国文与外国语及科学的关系(节录)——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文部演说词(1920年10月)

美术的进化(节录)(1920年10月29日)

1921年日记

致胡适(1921年9月25日)

致胡适(1922年1月4日)

《石头记索隐》第六版自序——对于胡适之先生《红楼梦考证》之商榷(1922年1月30日)

致胡适(节录)(1922年2月17日)

致胡适(1922年4月20日)

致胡适(节录)(1922年4月21日)

1923年日记

五十年来中国之哲学(节录)(1923年12月)

自书简历(节录)(1923年秋1924年间)

《红楼梦本事辨证》序(1926年6月30日)

二十五年来中国之美育(节录)(1931年5月)

三十五年来中国之新文化(节录)(1931年6月15日)

1934年9月13日日记(节录)

追悼曾孟朴先生(节录)(1935年8月3日)

1937—1939年日记

自写年谱(节录)(1940年2月)

蔡元培北京大学校长任命状

附编

张元济致蔡元培(节录)(1915年12月25日)

张元济致蔡元培(节录)(1916年11月22日)

张元济1916年11月22日日记(节录)

张元济致蔡元培(节录)(1916年12月8日)

张元济致蔡元培(节录)(1919年9月4日)

王小隐:读红楼梦剩语(节录)(1920年)

胡适:红楼梦考证(初稿)(节录)(1921年3月27日)

俞平伯致顾颉刚(节录)(1921年7月23日)

胡适1921年9月25日日记(节录)

鲁迅:小说史大略(节录)(1921年)

刘文典致胡适(1922年2月22日)

胡适1922年2月18日日记(节录)

俞平伯:对于《石头记索隐》第六版自序的批评(1922年3月7日)

胡适1922年3月13日日记(节录)

顾颉刚:《红楼梦辨》序(节录)(1923年3月5 日)

俞平伯:作者底态度(1923年4月)

鲁迅:清之人情小说(节录) (1924年)

鲁迅:清小说之四派及其末流(节录)(1924年7月)

补庵:我读了《红楼梦考证》和《石头记索隐》第六版自序以后(这种标题是学时髦,就是“书后”的意思)(1924年)

寿鹏飞:《红楼梦本事辨证》 题记(1926年)

张元济致蔡元培(节录)(1928年6月14日)

胡适:从旧小说到新红学(节录)(1957年)

胡适1961年2月16日日记(节录)

胡适1961年2月18日与胡颂平的谈话(节录)

俞平伯:索隐与自传说闲评(1978年10月17日)

最是平生会心事——蔡元培和他的《石头记索隐》 苗怀明

蔡元培故居

整理说明

在中国现代红学史上,蔡元培是一位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物。不管人们对他的索隐式研究是褒还是贬,其《石头记索隐》自1917年9月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以来,一直不断被刊印。《石头记索隐》只有两万多字,难以单独成书,出版社通常将其与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胡适的《红楼梦考证》等放在一起刊印。

《石头记索隐》,商务印书馆1917年初版。

事实上,蔡元培的红学论述除了《石头记索隐》外,还散见于其日记、演讲、书信及其他文章中,其谈论的范围也远超出人物、情节的索隐。仅仅依据《石头记索隐》来探讨蔡元培的红学研究显然是不完整的,也是不公正的。

遗憾的是,蔡元培这类有关《红楼梦》的论述除了少数研究者撰文探讨之外,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和重视。有鉴于此,本书利用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蔡元培全集》等文献,将蔡元培有关《红楼梦》的论述按著述的时间先后编为一集,为更为全面深人了解蔡元培的红学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浙江教育出版社版《蔡元培全集》

由于蔡元培的红学论述大多并非专论,散见在其日记、演讲、书信及其他文章中,因此本书多采取节录的方式,只选录与红学有关的内容。

所收著述,皆在文后注明出处,以备复核。原文如有明显的排印错字,断句、标点有明显的不妥之处,均予径改。其他有需要解释者,则出注简要说明。正文所有页下注均为整理者所加,不再一一注明。

《石头记索隐》多将《红楼梦》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与清代的人物、史实相对应,为便于读者理解,整理时做了简要的注释。

蔡元培致胡适信札

此外,张元济、胡适等人以书信、日记等方式记述与蔡元培之间的红学交往,并对其红学研究进行评述,这些对探讨蔡元培的红学研究也是十分重要的参考文献,因此作为附编收录。

全文的整理一定还存在一些问题,欢迎读者诸君随时批评指正。

苗怀明

2024年6月21日

网址:苗怀明整理:《蔡元培论红楼梦》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228505

相关内容

苗怀明:拓展古代文学研究的新空间——读张廷银《方志所见文学资料辑释》一书所想到的(书香品鉴录之二十六)
江苏省红楼梦学会与天津市红楼梦研究会座谈交流
新书推介|苗怀明注评:《张岱小品》
江苏书展掀起“穿越红楼”热潮,南大《红楼梦》“花式作业”何以长红七年
传统与现代——江苏省红楼梦学会年会在宁举行
南大“红楼梦花式作业”抢滩沪上,上海书展首日掀起“穿越红楼”热
连续7年带领学生“花式读红楼”,南大文学院《红楼梦》花式作业集正式出版
江苏省红楼梦学会走进南京鼓楼第四军休所举办红楼梦普及推广活动
苗怀明:戏曲研究的新机遇与新景观——对当下中国古代戏曲研究的观察与思考
《红楼梦》在南京又具象化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