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杂谈|《赴山海》“剧本门”折射长剧创作困局

发布时间:2025-09-17 21:51

阅读电影剧本可以提升创作思维 #生活乐趣# #生活质量# #文化生活# #电影与剧院#

当《赴山海》第 15 集 46 分 18 秒的画面中,男主萧秋水手边一截白色纸质材料意外入镜,网友那句 “剧本是老演员了” 的调侃,恰似一记轻拳,砸在这部 “顶流班底 + 经典 IP” 武侠剧的口碑软肋上。

从 “脚踩洞洞鞋的古代侠客” 到 “手握荧光笔标注剧本的主角”,再到 15 集未及时修正的疑似剧本镜头,接二连三的低级穿帮与台词争议,让这部承载着粉丝高期待的作品,在 “爆款预定” 与 “争议缠身” 的两极间反复拉扯,更折射出媒介变革浪潮下长剧创作的深层困境。

作为《莲花楼》原班核心团队打造、改编自温瑞安《神州奇侠》的武侠新作,《赴山海》的起点堪称 “顶配”。成毅领衔主演的阵容、首日 47.6 万场云包场、1428 万金额的行业纪录,以及前作 8.5 分的豆瓣口碑背书,让它早已成为粉丝心中的 “心头好”。但开播后的剧情走向与制作瑕疵,却逐渐消解了这份先天优势:传统武侠中 “侠义为骨、使命为魂” 的内核,被 “系统任务” 的设定稀释;萧秋水从 “反套路主角” 到 “深陷诬陷、武功尽失” 的叙事转折,本可深化的悲剧张力,又因穿帮镜头的频繁出现被割裂;叠加过度磨皮的滤镜、明显的抠图痕迹,这部试图以 “年轻态表达” 重构武侠精神的作品,反而在制作细节上暴露了诚意短板。

争议漩涡中,“穿帮是谁的锅” 成为舆论焦点。粉丝将问题归咎于剪辑疏漏,认为是 “非正片内容误入正片”;质疑者则直指演员台词不熟、剧组创作态度松散,“手拿剧本上场” 的猜测不绝于耳。而主演成毅对台词含糊争议的回应:“角色刚穿越怕露馅,不敢大声说话”,虽试图以 “人物逻辑” 自圆其说,却未能完全平息质疑。事实上,无论是剪辑失误还是现场疏漏,频繁的低级穿帮本质上反映的是创作链条上的 “责任空窗”:从现场道具管理到后期剪辑审核,任何一个环节的严谨缺位,都可能让 “大制作” 的招牌蒙尘。目前剧组对前期穿帮作 “微调”,而 15 集的疑似剧本镜头仍未处理,也未对穿帮争议做出回应。

口碑的复杂性更添一层迷雾。一边是豆瓣平台大量针对主演的空洞一星差评,被指 “恶意刷分”,粉丝为维护作品口碑奋力反击;另一边是对穿帮、滤镜、剧情逻辑的真实吐槽,两类声音交织成舆论乱麻。这种争议分化,既折射出 “流量作品” 难逃的饭圈博弈,也暴露出作品本身确实存在难以忽视的硬伤:若制作足够扎实,“恶意差评” 便难有生存空间;若创作真有诚意,细节疏漏也不会成为舆论焦点。

《赴山海》的困境,从来不是一部剧的孤立问题。当下,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广电 21 条” 正力推广电视听精品创作,而短剧、微短剧的兴起正持续分流长剧观众。在 “内容为王” 与 “速食消费” 的双重挤压下,长剧的核心竞争力愈发依赖 “不可替代的质感与深度”。《莲花楼》的成功,靠的是扎实的剧情、细腻的人物与对武侠精神的精准诠释;而《赴山海》的争议则证明,即便有顶流班底、经典 IP 与粉丝加持,若丢了创作匠心,忽视细节打磨,终究难以撑起 “爆款” 基本盘。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校对 胡妍璐

网址:文化杂谈|《赴山海》“剧本门”折射长剧创作困局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230551

相关内容

文化杂谈|《赴山海》“剧本门”折射长剧创作困局
少年不惧岁月长,赴山海,逐星光
肖战《藏海传》对打成毅《赴山海》,权谋武侠双剧争锋
cy持正气,踏长歌,厉风雨,赴山海 泪眼道尽江湖事…
待播剧《狐妖小红娘王权篇》《赴山海》《英雄志》…
微剪 创作灵感 每一帧都是热爱 成毅萧秋水 成毅 赴山海 成毅
赴山海成毅杀青
杀青快乐,成毅赴山海萧秋水 成毅赴山海肖明明 成毅赴山海李沉舟
万众期待全国百城剧宣未播先火的成毅赴山海要来了
改编自温瑞安经典武侠小说《神州奇侠》的《赴山海》(看书看剧在周建焯阅)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