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晚年写下的一首千古绝唱,被评为“七律之冠”,至今无人超越

发布时间:2025-09-18 13:49

《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司马迁编写,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生活知识# #历史#

公元765年春天,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乘船沿江东下前往夔州。在夔州期间,诗人饱受肺病、疟疾、风痹和糖尿病的折磨,后来甚至发展到耳聋齿落的地步,各种疾病接踵而至。

农历九月初九是传统的重阳登高节。这一天,杜甫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站在高处远眺,萧瑟的秋日江景触动了他漂泊无依的愁绪,更增添了他年老多病、孤独无依的悲凉心境。

正是在这样的情境下,诞生了这首被后世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登高》

杜甫〔唐代〕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可以这样理解:

秋风呼啸,天高云淡,猿猴的啼叫声显得格外凄凉;清澈的江水边,白色的沙滩上,鸟儿在风中盘旋飞舞。

一望无际的树林中,枯叶沙沙飘落;奔流不息的长江水,浩浩荡荡向东流去。

面对秋景,不禁感慨自己常年漂泊异乡;如今年迈多病,却只能独自登高远望。

一生坎坷,壮志未酬却已白发苍苍;穷困潦倒之际,连借酒消愁都因病而不得不戒掉。

这首诗通过登高所见的秋日江景,深刻表达了诗人长期漂泊、年老多病的复杂情感。杨伦称赞此诗是杜甫七律中的巅峰之作,胡应麟在《诗薮》中更是盛赞其光芒万丈,堪称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诗的首联以写景开篇,营造出悲凉的氛围。这两句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用冷色调勾勒出一幅意境深远的水墨画。第一句着重描绘山中秋色:秋日晴空,劲风呼啸,猿声哀鸣;第二句则刻画江边秋景:清冷的沙洲,洁白的沙滩,盘旋的飞鸟。短短十四字,六种景物跃然纸上,字字精妙,各具神韵。

颔联从更广阔的视角描绘登高所见。写山景,突出秋风扫落叶的萧瑟之声;写江景,则展现长江奔腾的磅礴气势。这十四个字生动再现了夔州特有的山水秋色,宛如一幅栩栩如生的三峡秋景图。

颔联集中体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无边落叶,俯视滚滚江水,在写景中自然融入了深沉的情感。无边不尽的运用,使萧萧滚滚更具画面感,不仅让人仿佛听到落叶声、看到江水势,更暗含了时光飞逝、壮志难酬的悲怆。

尾联将诗人的愁绪推向极致。艰难苦恨四字道尽了家国、个人和家庭的多重困境,繁霜鬓和潦倒则形象展现了诗人晚年的凄凉境况。更令人心酸的是,在这般困顿中,连借酒消愁都因病而不可得,愁绪愈发难以排遣。

全诗语言凝练含蓄,写景抒情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虽然律诗通常只有中间两联对仗,但这首诗八句皆对,工整而不失自然,既显示了诗人高超的创作技巧,又饱含真挚的情感。

网址:杜甫晚年写下的一首千古绝唱,被评为“七律之冠”,至今无人超越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230715

相关内容

杜甫晚年写下的一首千古绝唱,被评为“七律之冠”,至今无人超越
这首诗被誉为“七律之冠”,千年来备受称赞
太壮观!排名世界第一的破亿神曲,至今无人超越,成就无数的传奇 经典
甜蜜蜜 甜了横近30年,至今无人超越,陈可辛的封神之作
即将走完生命最后一程的杜甫,写下的悲歌,读来让人心碎
原创李白一生志在寻求仙道,晚年幡然悔悟,写下一首自省诗,引人深思
她的笑靥在我心中独树一帜,至今无人能及…
李白赠诗给好友,为何给孟浩然的一首诗,让大家都替杜甫抱不平?
焦恩俊,古装第一美男,小李飞刀至今无人敢翻拍
苏轼弥留之际写下一首诗,短短四句却道尽人生真谛,读懂受益匪浅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