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北京文化论坛|卡门·卓别林:祖父查理·卓别林传递给我哪些文化基因?

发布时间:2025-09-19 20:52

北京的故宫历史文化深厚,颐和园的皇家园林别具一格 #生活乐趣# #旅行建议# #城市游玩指南#

编者按:

2025北京文化论坛将于9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以“传承·创新·互鉴”为永久主题,以“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为年度主题,深入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搭建文化之桥、深化交流对话、推动人文合作,以文化文明的力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新社“东西问”特推出系列策划,约访部分出席论坛的境内外专家学者,围绕数字化赋能文化遗产、科技激发文化原创力、尊重文明多样性等议题开展深入探讨。稿件自9月19日起陆续播发,敬请垂注。

中新社伦敦9月19日电 题:祖父查理·卓别林传递给我哪些文化基因?

——专访查理·卓别林孙女、《卓别林:流浪之心》导演卡门·卓别林

中新社记者 欧阳开宇

卡门·卓别林是英国影视演员查理·卓别林的孙女,主要从事纪录片导演工作。她的作品《卓别林:流浪之心》首次从吉普赛血统角度分析祖父作品,结合其私人信件透露的血统背景,开创了民族视角研究的新方向。此外,该纪录片还通过对卓别林家族成员以及相关艺术家的访谈追溯卓别林创作中“流浪汉精神”的根源。

9月下旬,卡门·卓别林将携作品参加北京文化论坛。近日,她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讲述查理·卓别林对她产生的文化影响,以及影视创作的故事。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此次您为何会参与北京文化论坛?本次行程有哪些计划和安排?

卡门·卓别林:数年前,我与丈夫和女儿曾到访上海,度过一段十分愉快的时光。因此,当收到2025北京文化论坛组委会的盛情邀请时,我欣然应允,得以借此契机到访历史底蕴深厚的北京。此次,我有幸在这场精彩的电影盛会中,展映个人执导的纪录片《卓别林:流浪之心》(2024)。据悉,2025北京文化论坛组委会正筹备一系列配套活动,具体安排将于近期公布,我对参与其中满怀期待。

2020年8月29日,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高大的卓别林格外醒目。 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中新社记者:能否请您介绍此次展映的纪录片,其核心叙事内容是什么?

卡门·卓别林:该片以我的父亲——作家迈克尔·J·卓别林为线索,追随他探寻查理·卓别林的吉普赛血统,进而揭示这一血统如何为查理创作其最经典的“流浪汉”角色提供灵感。影片收录了查理的作品片段、家庭影像资料,同时邀请约翰尼·德普、埃米尔·库斯图里卡、丽塔·卡贝鲁特等多位知名艺术家参与录制。此外,这部纪录片亦是一部聚焦父子关系的私人化作品:我有幸拍摄到数位叔叔与阿姨,其中部分人此前极少接受采访,这段拍摄经历对我而言意义非凡。

中新社记者:通过这部纪录片在中国的传播,您希望传递哪些理念与意义?

卡门·卓别林:我期望从家族视角出发,为中国观众呈现祖父查理·卓别林鲜为人知的一面,并以其吉普赛血统为切入点,重新解读“流浪汉”这一经典角色。查理始终为自身的吉普赛根源深感自豪,而这一背景对其创作历程的影响,此前尚未得到充分挖掘,这正是我希望向观众传递的核心内容。

2023年9月14日,2023北京文化论坛文艺晚会在北京石景山首钢滑雪大跳台举行。图为节目《如约》,讲述了梅兰芳和卓别林两位艺术大师的故事。 中新社记者 易海菲 摄

中新社记者:您的祖父查理·卓别林曾游历多国,其中包括中国。据您所知,他对不同国家及地区间的文化交流持何种观点?在文化交流认知层面,祖父对您产生了哪些影响?

卡门·卓别林:查理·卓别林时常选择暂离好莱坞的压力,以数月时间环游世界。1936年访华期间,中国丰富的文化内涵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不仅结识了梅兰芳等中国文化界知名人士,更被京剧表演深深触动。与祖父秉持相同观点,我坚信无论是电影、音乐还是美术,各类艺术形式均是促进不同文化间相互理解的重要桥梁,对文化交流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中新社记者:您的祖父曾评价中国拥有数千年悠久文明,并认为其优秀文化传统应得到充分发掘。您与中国有哪些渊源?哪些中国文化元素给您留下了深刻印象?

卡门·卓别林:我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美学风格、文物及传统服饰抱有浓厚兴趣,深受其独特魅力吸引。在影视领域,我十分欣赏张艺谋与王家卫的作品。成长过程中,我常与弟弟们一同观看李小龙、成龙主演的功夫电影。此外,《花样年华》堪称我最喜爱的影片之一,该片以浪漫的叙事与动人的情感表达,成为一部超越文化界限的经典之作,其艺术价值令人印象深刻。

2025年4月10日,北京文化论坛会客厅首场活动在北京天坛公园神乐署举行。图为嘉宾了解中和韶乐乐器。中新社记者 张祥毅 摄

中新社记者:在您的影视创作过程中,如何克服语言及文化差异,使作品能够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卡门·卓别林:电影创作是一项宏大的工程,创作者必须对故事本身抱有坚定信念,并具备将其分享给观众的决心。从创作规律看,故事越是贴近创作者的个人体验,往往越能具备普遍价值。作为艺术创作者,我们无法完全掌控观众的感受,只能期望成品能够触动更多观众,而让作品触达更广泛的国际受众,无论他们因何种原因产生共鸣,始终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中新社记者:关于未来与中国影视同行的交流合作,您有哪些具体计划与期待?

卡门·卓别林:目前,艺术电影发行公司“数梦DDDream”负责《卓别林:流浪之心》在中国的发行工作。本片能与众多优秀艺术电影一同列入其发行片单,我深感荣幸。我们期待与合作团队紧密合作,推动纪录片的传播,希望能获得北京观众的认可。

网址:东西问·北京文化论坛|卡门·卓别林:祖父查理·卓别林传递给我哪些文化基因?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231445

相关内容

查理·卓别林被工厂机器吞噬 —— 《摩登时代》(1936)
46岁印小天致敬喜剧大师卓别林,模仿卓别林亮相 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红毯…
《卓别林与希特勒:光与影的缠斗》 | 每日一书
演员印小天以卓别林身份亮相北京国际电影节红毯
抗揍哥,哑剧精彩片段。感觉得到卓别林真传的,应该是周星驰吧?
好有爱心的一幕,年卡导盲犬沙果生日,卓别林和狗狗互动
北京幽默书店发布“年度幽默趣味图书”
2024北京文化论坛|马丽赞何超琼主旨发言彰显女性力量
冯远征:优秀文化可以引起共情 | 北京文化论坛
2024北京文化论坛|嘉宾访谈:冯远征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