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红院门口的海棠为何死而复生,写这个的意义是什么?
为什么鸡蛋会从高处摔下来而不破?因为它是个‘打不死的小强’。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日常生活笑话# #接地气笑话#
怡红院海棠的“死而复生”是《红楼梦》第九十四回中的关键事件,被誉为“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这个看似奇幻的情节,蕴含着极其深刻的象征意义和叙事功能。
一、事件回顾:海棠的反常开花这棵海棠位于怡红院,本应在三月开花的它,却在十一月(农历)突然枯萎了。贾宝玉据此认为这是晴雯将死的预兆(应了“晴雯死”的花兆)。然而,在晴雯夭折、宝玉哀痛之后,这棵已经枯萎的海棠竟然在寒冬时节不合时宜地重新开花。
贾府众人对此反应不一:
贾母、邢王夫人等:视为祥瑞,是“喜事”,认为预示着家族好运或元妃有喜。
贾赦等:视为“花妖”,是不祥之兆,主张砍掉。
贾政:持中立态度,认为“见怪不怪,其怪自败”,但内心暗自忧虑。
贾宝玉:在经历失妹(晴雯)、失帕(黛玉旧物)之痛后,见到海棠复开,虽也觉稀奇,但心境已是“喜乐皆无”,更多的是不祥的预感。
曹雪芹写这个情节,其核心用意并非为了预示好运,而是以此作为贾府和主要人物命运急转直下的终极信号。这是一种高超的文学反讽手法。
1、对贾府命运的暗示:彻底的“回光返照”
贾府这座大厦将倾,已积重难返。海棠在寒冬开花,违背自然规律,正如同贾府在末世中的虚假繁荣,是崩溃前的最后一抹亮色。
紧接着海棠复开的情节,便是 “失宝玉”(通灵宝玉失踪)。通灵宝玉是贾宝玉的命根子,也是全书的核心象征物。它的丢失,标志着贾宝玉灵性的迷失和贾府最后一丝“灵气”的消散。
因此,“海棠复开” → “通灵玉失” → “宝玉疯癫” → “贾府被抄”,构成了一条清晰的、无法逆转的悲剧链条。海棠花开得越鲜艳,其背后的不祥意味就越浓重。
2、对主要人物命运的暗示
贾宝玉:海棠的“死而复生”与宝玉随后的“失玉疯癫”形成对照。这预示着他的精神世界将经历一次巨大的劫难。表面上看,他后来“中举”似乎是一种“复生”,但实质上是了却尘缘、出家为僧前的“回光返照”。他的悲剧是注定的。
林黛玉:黛玉敏感地意识到此花的反常,并无喜悦之情。她私下对宝玉说:“草木也随人的。如今二哥哥认真念书,舅舅喜欢,那棵树也就发了。” 这话表面是宽慰,实则充满了不祥的预感,暗示着他们的爱情和命运也将如这花一样,虽有片刻美好,终将凋零于不合时宜的环境中。
晴雯与黛玉的影射:这棵海棠先是预兆了作为黛玉之“影”的晴雯之死,紧接着的反常开花,也强烈地暗示了黛玉本人即将到来的“香消玉殒”。这是一种双重预兆。
3、叙事上的转折点功能
正如脂砚斋批语所言,这是“大过节、大关键”。在此之前,小说虽时有悲音,但主线仍在描写诗酒繁华、儿女情长。从此回之后,悲剧的闸门被彻底拉开,情节急转直下,风波迭起,再无宁日,直至“树倒猢狲散”的终局。
这和柳湘莲出家、香菱之死是一脉相承,共同构成了《红楼梦》的悲剧交响乐:
柳湘莲的出走是个人情孽的顿悟,是悲剧的序曲。
香菱的死亡是美好生命被蹂躏的惨剧,是悲剧的展开。
海棠的反季开花则是整个家族和核心人物命运的总转折和高潮前的信号。
它标志着悲剧不再局限于个别人物,而是如瘟疫般蔓延至整个贾府,无人能够幸免。
总结来说,怡红院海棠的“死而复生”,是一曲用最绚烂的笔调写下的、最深刻的挽歌。它并非吉兆,而是曹雪芹对命运无常、盛极必衰的哲学思考最集中的艺术体现。它用违反常理的“生”,预告了一场无法避免的、彻底的“死”。
网址:怡红院门口的海棠为何死而复生,写这个的意义是什么?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232977
相关内容
[细说红楼]怡红院的屏风“人生从来没有回头路” 若连这个都忘了,那我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红楼梦:宝玉醉酒后,薛宝钗晚上为何还来怡红院串门?
真好奇为何海棠朵朵越看越迷人呢?
横幅上,到底写的是什么?
探春发起成立海棠诗社后,第一首诗是谁写的?不是黛玉也不是宝钗
母亲来夫家,女儿为何避而不见,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所以时代峰峻,养成系的意义是什么呢?富不过三代不是说说而已!
曹爽为何轻信司马懿的誓言?只因洛水承载了太多神圣的意义
我想了解林樵松的背景是什么?为何如此低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