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之争——“黄梅戏”是湖北的还是安徽的?

发布时间:2025-09-27 10:07

法国梅里贝尔是高山滑雪的经典之地 #生活乐趣# #旅行建议# #滑雪度假地#

在上世纪50年代,黄梅戏因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剧团演出的《天仙配》被搬上银幕而名噪海内外,黄梅戏由此也巩固了它在全国五大剧种中居其一的地位。最近,网友通过快手、抖音等不同方式再次掀起了黄梅戏是湖北的?还是安徽的?网友之间相争。

湖北网友的核心依据:剧种名称“黄梅”直指湖北黄梅县,当地保留着最原始的采茶调基因——唱腔中仍有〔采茶调〕〔挖茶调〕等原生名称,且《多云山摘茶》等剧目直接源自采茶劳作场景。2025 年入选湖北档案文献遗产“黄梅戏传统剧目全集”,更印证了其史料根基。

安徽网友的情感依托:安庆是黄梅戏的“成名地”——1952年上海调演首次定名“黄梅戏”,1953年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创建后,《天仙配》《女驸马》等经典通过银幕风靡全国,严凤英、王少舫等艺术家奠定了剧种艺术标杆。如今安庆拥有中国唯一黄梅戏主题博物馆,年均吸引数万戏迷打卡。

那么,黄梅戏到底是湖北的,还是安徽的?其实,无论是官方也好,还是知名人士、专家学者,以及相关媒体报道早就有定论。

黄梅戏又名黄梅调,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从远古的历史上说,清代乾隆、嘉庆、道光年间(1764—1847年),黄梅水灾不断,大批灾民涌向外地,以卖艺乞讨为生。从此黄梅采茶戏的小调、本戏,就以打莲厢、唱道情的艺术形式流传到邻近的皖西南、赣东北、鄂东北等3省50余县。

早期称为怀腔或怀调,一般认为,黄梅戏源于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后经过“花鼓戏”“青阳调”“徽调”“京剧”等多种地方戏曲艺术的融合,于清朝中后期在安徽安庆地区逐渐成熟,并逐步发扬光大,成为安徽的主要地方戏曲和中国知名剧种。

黄梅戏以抒情见长,韵味丰厚,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且通俗易懂,易于普及,深受各地群众的喜爱,代表作有《女驸马》《天仙配》等,代表人物有王少舫、严凤英等人。

黄梅戏中有许多为人熟知的优秀作品,而以《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夫妻观灯》《打猪草》《纺棉纱》等最具代表性作品,对里面熟悉的曲调,广大网友都会哼几声。

有媒体报道,黄梅戏被称为安徽的“流动名片”,但黄梅戏并不起源于安徽,而是源于湖北省黄梅县。最初,当地每当采茶季节,成群结队的男女青年上山边采茶边唱采茶调,以消除疲劳。迄今已有400年历史。

安徽网友认为:黄梅戏是我们安徽的。黄梅戏是安徽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除安徽外,湖北、江西、江苏、福建等省都有专业黄梅戏剧团,足迹遍及全国。自从优秀传统剧目《天仙配》《女驸马》《夫妻观灯》和新编神话剧《牛郎织女》等搬上银幕之后,影响所及已远达海外。

湖北网友认为:黄梅戏诞生在湖北的黄梅县,当地叫“采茶”,成长在安徽的安庆地区。因为过去所用的唱腔多为黄梅的采茶,故称之为“黄梅戏”或“黄梅调”。在黄梅县采茶戏的唱腔中还保留有〔采茶调〕〔挖茶调〕等名称,但在安徽黄梅戏的唱腔中,除剧目的名字尚有《送香茶》《挖茶棵》外,只有〔挖茶棵〕这首曲调还与剧目保留着同名,除此之外,再也找不到与“茶”字有关连的唱腔名字了。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党和国家的重视,黄梅戏有了飞跃性的发展。1953年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创建。严凤英、王少舫、潘璟俐、时白林、方绍墀、乔志良,陆洪非等,包括安庆地、市黄梅戏剧团的老一代黄梅戏艺术家丁永泉、胡霞零、王剑峰、麻彩楼以及黄梅戏音乐工作者王兆乾、王文治等为黄梅戏的推广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两地文旅部门的回应更显共识:湖北黄冈文旅局明确“起源于黄梅、发展于安庆”,安庆文旅局则强调 “淡化起源争议,专注传承发展”。2006年的国家级非遗申报给出权威答案——黄梅戏由湖北省黄梅县与安徽省安庆市共同申报,并列入选首批名录。这一认定既尊重湖北的“源头地位”,也认可安徽的“发展贡献”,后续两地又分别于2021 年、2011年将黄梅戏纳入非遗扩展项目,形成“同源双脉”的保护格局。

媒体上有文字报道,安徽省黄梅戏剧院黄德新记录安徽省委原书记、省政协原主席卢荣景:应该说黄梅戏发源于湖北,成长于安徽!这句评价成为各界默认的总结,也是中华文脉多元共生的生动注脚。

从黄梅山间的采茶号子,到安庆舞台的霓裳水袖,再到如今短视频里的全民哼唱,黄梅戏的生命力恰恰在于鄂皖两地的文化接力。对于广大老百姓来说,咱们这些爱听黄梅戏的,不管黄梅戏从哪儿来,到哪里去,只要咱们能一直听到: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伸手摘下这花一朵,我与娘子戴发间,从此再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大家能够爱唱黄梅戏这调儿,比啥都强!

网址:“黄梅戏”之争——“黄梅戏”是湖北的还是安徽的?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233110

相关内容

上海大学胡优雅唱黄梅戏火遍网络,黄梅戏起源地争议再次引发关注
湖北安徽黄梅戏源头争议再起:争论再起劲,无“戏”便没戏;文心更宽广,才能得唱响!
湖北安徽网友为黄梅戏源头争论不休,其实大可不必:文心若宽广,何处不舞台
黄梅戏献演德国法兰克福
经典黄梅戏《罗帕记》《女驸马》亮相香港
黄梅戏第一美人与三位黄梅戏帅小生,二十年的恩恩怨怨分分合合
韩再芬:在AI时代守护黄梅戏的魂
以清廉爱民为主题的黄梅戏《梅城烟雨》在黄梅成功首演
黄梅戏传承面临诸多困难?如何从多角度深入分析?
一河两岸戏韵长——2025黄梅戏艺术周璀璨启幕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