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君在人民日报撰文:越剧“出圈” 美梦成真
人生如梦,但要活出自我真我 #生活知识# #生活哲学# #哲学理念#
越剧《我的大观园》剧照。资料图片
过去10个月,《我的大观园》经过反复打磨和修改,已走过了10余个城市,演出50余场,累计票房收入7000余万元,大约有9万人次走进剧场。
这样的成绩,是我没有想过的;这样的成绩,也让我的梦想,不可思议地成了现实。而我知道,“美梦”之所以能够“成真”,不仅因为台前幕后所有演职人员的奋力托举,更得益于这些年来全社会日益浓厚的戏曲文化氛围。
回想10多年前,我刚刚到杭州学艺,每天天不亮走进练功房,沐浴着月光回到宿舍。汗水滴落在毯子上,从头到脚都泛着酸痛。这是一个戏曲生的日常,也是大多数人眼中的“不理解”。总是会有人问:学戏曲有什么出路?现在还有人看戏吗?唱戏的人,养得活自己吗?
这些质疑,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化解。毕业以后,全班30多人,只有极少数人留下来做了戏曲演员。同学们逐渐在别的行业里做得风生水起,而戏曲这条路却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耐心。
从跑龙套到小角色再到主要角色,那些年,我跟着剧团跑过了许多地方。我知道,越剧其实并不缺少观众。不少叔叔阿姨搀扶着白发苍苍的爷爷奶奶走进剧场;也有热情的戏迷朋友,天南海北跟着我们巡演。我知道,这门艺术依然魅力四射,它典雅婉转的曲调里承载着许多故事,慰藉着人们的心灵。但我总觉得不满足,剧场里好像少了些活力。
那时候,我常常在社交媒体上刷到穿汉服的博主,刷到古风音乐、国潮手办等内容,我发现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关注。于是我也开始记录练功、演出的日常,学着通过配乐、文案和剪辑,吸引大家来关注越剧。很幸运,通过几条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点赞的小视频,我积累了第一批关注者。
与此同时,我也积极走进剧场去观摩其他舞台艺术形式。我见识过大剧院热门舞剧观众高涨的热情;也在小剧场里听到话剧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我总是想,什么时候,这些观众也能走进我们越剧的剧场呢?
随着传统文化热潮涌动,我关心的问题,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更重要的是,重视传统文化的社会氛围,让这些梦想有了实现的可能。
2022年,浙江卫视推出了《中国好声音·越剧特别季》,让江浙地区的越剧观众再次活跃起来;2023年,观演方式和服化道设计都令人耳目一新的越剧《新龙门客栈》出圈,更多年轻人关注到了越剧;2024年巡演至今的《我的大观园》,让我看到越来越多观众专门为了越剧进入剧场。我相信,这不仅源于戏曲人守正创新的不断尝试,更是越来越强大的文化自信,越来越包容的文化氛围,让我们的传统艺术有了更多创新的可能。
(作者为青年越剧演员)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陈丽君
网址:陈丽君在人民日报撰文:越剧“出圈” 美梦成真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235096
相关内容
陈丽君在人民日报撰文陈丽君在人民日报撰文:越剧“出圈” 美梦成真
一个动作让全网女生着迷,越剧小生陈丽君火出圈!一个视频带你了解陈丽君!
在巴黎唱响越剧之声,是谁又被陈丽君迷住了?
祝贺!越剧女演员陈丽君获“最佳男主角”,《新龙门客栈》饰演贾廷“帅出圈”
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一度火出圈
陈丽君回应跨界质疑 陈丽君让大家看到越剧演员更多可能
陈丽君教董宇辉唱越剧
用好流量热度传播越剧艺术 青年越剧演员陈丽君坚守舞台尝试跨界
陈丽君说过去20年里只有越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