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醒・狮》备战中国艺术节,再次冲刺文华奖 | 艺起岭南

发布时间:2025-10-07 22:47

节日庆典中的艺术表演——如春节舞龙舞狮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城市生活艺术# #艺术与生活互动#

10月7日,舞剧《醒・狮》全剧联排及探班活动在广州歌舞剧院排练场举行。

这部由中国文联选送、广州出品的大型民族舞剧作品,已入围第十八届文华剧目奖终评,并参加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

根据演出计划,舞剧《醒・狮》将于10月11日至12日在广东艺术剧院进行“文华冲刺场”演出;随后,将于10月25日至26日亮相重庆大剧院,参与文华奖终评竞逐。

七年深耕,两次跻身文华奖终评

作为中国舞台艺术领域的最高荣誉之一,中国艺术节、文华奖代表着国内剧目创作的顶尖水准与行业标杆。

此次舞剧《醒・狮》再度入围终评并成为首部两次跻身该奖项终评的剧目,不仅是对其艺术内核与创作实力的认可,更标志着广州歌舞剧院七年来在剧目运营、IP打造与文化传播领域的系统性探索获得了认可。

为在文华奖终评中展现最佳状态,《醒・狮》团队开启了新一轮 “精雕细琢”的提升,邀请全国武术冠军马小斌为演员进行南拳、舞狮的系统集训。

在核心的舞蹈与演绎层面,主创团队反复研磨每一个动作细节:无论是醒狮“采青”时的灵动神态,还是人物情感爆发时的肢体张力,都通过调整节奏、优化力度,力求让每一个肢体语言都精准传递角色内心与岭南武术的刚柔之美;

同时,演员们也深入挖掘角色背后的文化内涵,从岭南儿女的家国情怀,到醒狮“不屈不挠、积极向上” 的精神内核,让人物形象更立体、情感表达更具感染力。

精雕细琢,传承弘扬“醒狮”精神

为备战中国艺术节,舞剧《醒・狮》团队在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不停歇。在排练现场,记者看到,主创团队和伊力凡、庞冠宇等演员们精气神十足,一丝不苟投入角色当中,通过舞蹈动作充分演绎、传承、弘扬“醒狮”精神。

“《醒·狮》自2018年公演,到现在已演了7年、300多场。这次为了参加中国艺术节,我们对作品的音乐、多媒体、灯光、部分舞段进行了精细化的调整和排练。在中国艺术节的舞台上,《醒·狮》将以一个全新的样貌呈现在大家面前。”

该剧总编导钱鑫、王思思接受采访时表示,作品再次冲击文华奖,全体演职人员初心未改,“大家会像第一次演出那样倾尽全力,展现我们最好的水平。”

舞剧《醒・狮》中,演员依力凡一直饰演“龙少”。他说,七年来,自己与所演的人物角色一直都在成长,“演员生活当中的一些经历,会给这个角色带来更多的能量,可以让人物变得更加立体、饱满。”

饰演“阿醒”的演员庞冠宇透露,这部剧他已演了100场,“随着场次的积累和生活阅历的增加,我觉得自己在舞台上变得松弛了,越来越真实。我相信这样的表演更能感染观众。”

跨界破圈,持续发力多元化运营

多年来,《醒・狮》在多元化运营上持续发力,不断打破艺术边界,实现“破圈”传播。

据出品方介绍,自公演以来,舞剧《醒・狮》以打造精品品牌为核心,开启了极具前瞻性的剧目运营之路,同步推进剧目IP全方位运营,在艺术与市场的融合中不断突破。

在剧目创作阶段,主创团队创新性地同步启动同名纪录片与同名漫画的创作,分别斩获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优秀纪录短片提名、中国动漫金龙奖“最佳动漫品牌奖”,为《醒・狮》IP 的影响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内容形态拓展上,该剧目也推出了不少新做法,例如:积极推进影视化进程,携手bilibili、河南卫视《舞千年》将经典舞段影视化,让舞剧艺术以大屏+小屏的形式走进大众视野;

他们与澳门美高梅打造《醒狮美高梅》,通过驻场演出成功打造大湾区文旅IP,将岭南文化与旅游体验深度结合,成为地域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此外,“一元看醒狮”舞剧线上直播吸引了 320 万人次观看,极大地拓宽了受众群体,开启舞台艺术“线上直播”的全新时代。

文 | 记者 黄宙辉 通讯员 丁滢

图 | 林蔓琳

网址:舞剧《醒・狮》备战中国艺术节,再次冲刺文华奖 | 艺起岭南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235184

相关内容

开票!两部“荷花奖”获奖舞剧《醒·狮》&《杜甫》本周开票
伯远高考冲刺式备战歌手决赛
第14届中国艺术节将“艺动”巴山蜀水
“新国风”舞剧《李清照》揭幕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岭南醒狮再来上海:和奉贤滚灯聚首,上演特别戏码
“这个国庆节,我们为艺术坚守”,江苏七部力作全力冲刺第十八届文华奖
聚焦岭南文化 舞剧《英歌》成都上演
第23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今开幕
呈现“中华战舞”的魅力,舞剧《英歌》成都首演
舞剧《人在花间住》花城首演 以花为契一展岭南风韵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