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升庵文化 延续城市文脉 第二届杨升庵文学奖揭晓
城市文化解析:传统手工艺:城市文化基因的传承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城市生活观察# #城市文化解析#
500年前,明代文学家杨升庵在新都桂湖畔挥毫写下“君来桂湖上,湖水生清风”的佳句;500年后,这缕文学清风依然萦绕故里。
10月13日,第二届杨升庵文学奖颁奖典礼在成都市新都区天府家风馆举行,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作家、文化界嘉宾、媒体及升庵文化城市联盟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9部主奖作品与10部学生写作奖作品的诞生。
▲颁奖典礼现场
杨升庵文学奖成立于2023年,是面向全球华语创作的主流文学奖项,每两年举办一届,涵盖诗歌、散文、戏剧文学三大体裁,新都区为其永久颁奖地。本届奖项自启动以来共收到1652部参赛作品。经评委会多轮评审,雷平阳的《雪山高速公路》以云南山区公路建设为背景,记录百姓生活变迁,荣获散文大奖;胡弦的《猜中一棵树》通过诗意笔触书写生态主题,斩获诗歌大奖;杨椽的《梦回东坡》以戏剧形式探讨传统文化传承,赢得戏剧文学大奖。
▲颁奖典礼现场
值得注意的是,英国华裔作家虹影的《月光武士》入围戏剧文学奖,作品以重庆近代史为背景,展现个体与时代的联结,体现出奖项立足本土、胸怀国际的视野。现实题材在本届获奖作品中占比超六成,成为鲜明特色,如《往昔书》记录乡村记忆重构,《史记今读》以历史视角观照当代人文建设。
本届首次设立的学生写作奖中,青少年作品同样聚焦现实。小学组程宇萌的《说唱俑眼中的新都》以文物视角观察城市发展,中学组吴芷菡的《一株桂花,半城文脉》通过植物意象串联民生故事,展现出对文化传承的深入思考。此外,“新都书写奖”本届空缺,彰显了奖项对创作深度与真实表达的严苛标准。
▲中国作协副主席阿来接受采访
颁奖典礼创新采用四幕舞台剧形式,呈现杨升庵从少年状元到晚年思乡的人生轨迹,将其“临利不敢先人,见义不敢后身”的操守与情怀淋漓尽致展现。中国作协副主席阿来发表《遇见升庵 预见升庵文学奖》主旨演讲,解读升庵精神对当代文学的启示。
仪式后,“升庵文化城市联盟”举行传承活动,新都区与四川会理、叙永、江阳及云南建水等联盟城市代表共植桂树于“升庵林”,寓意文脉传承、精神永续。
作为杨升庵的故乡,新都区已建立完善的杨升庵文化资源体系:杨升庵博物馆收藏大量相关文物,杨慎专题文献数字资源库收录8万余条文献信息,并完成《二十一史弹词》等重要文献的数字化。据悉,新都区将持续以杨升庵文学奖为载体,深化“升庵文化城市联盟”建设,推动文学创作与文化遗产活化,让千年文脉在新时代焕发更强生命力。
附:第二届杨升庵文学奖主奖类获奖作品名单
散文:
1. 《雪山高速公路》 雷平阳 散文大奖
2. 《往昔书》 李晓君 散文奖
3. 《史记今读》 黄德海 散文奖
诗歌:
1. 《猜中一棵树》 胡弦 诗歌大奖
2. 《十年灯》 赵晓梦 诗歌奖
3. 《我在矿洞收集星光》 榆木 诗歌奖
戏剧:
1. 《梦回东坡》 杨椽 戏剧文学大奖
2. 《苍生为念》 刘深 龚丽莉 戏剧文学奖
3. 《月光武士》 虹影(英) 戏剧文学奖
新都书写奖(特设):空缺
第二届杨升庵文学奖学生写作奖获奖作品名单
小学组:
1. 《欢迎回家看新都》 张程程
2. 《脆弱的我并不脆弱》 曹芮菡
3. 《说唱俑眼中的新都》 程宇萌
中学组:
1. 《带着群山来见我》 邓雨彤
2. 《磨刀老汉》 陈冠懿
3. 《一株桂花,半城文脉》 吴芷菡
4.《眼罩下的光芒》 颜馨悦
大学组:
1. 《戏魂》 李雅茹
2. 《群山的心跳》 谭秋蕾
3. 《洗澡》 穆静
网址:传承升庵文化 延续城市文脉 第二届杨升庵文学奖揭晓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236195
相关内容
昆明升庵祠焕新颜!工艺木雕、鎏金联动书法扮靓古滇传统建筑当代书画巨匠:石庵——水墨长河中的独钓者,一位大写意宗师的文脉传承
成都文化品牌促进会助力文脉赓续 梁平:希望更多年轻力量加入
“百年定庵”书法作品展在浙江美术馆盛大开幕!
刘九庵:昭昭鉴书画 谦谦待世人
歌手雷升利:用歌声传播红酒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书香昆明”2025新年诗会举行 第二届大象文学奖揭晓
迎七一,青少年书画作品展亮相陶然亭慈悲庵革命旧址
红楼梦中的馒头庵到底是什么地方?曹公一语双关意味深长!
央视原名嘴白燕升:戏曲教育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的传承与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