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鸣海上 | 上海美术馆首席策展人项苙苹:让我们以当代视角诠释广东百年美术

发布时间:2025-10-18 17:20

艺术之旅:上海的现代艺术馆,广州的美术馆展览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旅行生活体验# #文化旅游推荐#

10月18日,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以下简称“文化周”)在上海拉开帷幕。

作为文化周的核心活动,“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2025上海)”登陆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引人注目。

大展开幕之际,羊城晚报记者专访了上海美术馆首席策展人项苙苹。

羊城晚报:本次广东美术百年大展“登陆”上海,您期待上海观众获得怎样的观展体验?

项苙苹:首先,本次大展是对广东百年美术的一次系统完整呈现;其次,期待观众在观展过程中感受广东、上海两地间的互动交流,这点非常有意思,虽然是广东艺术展,似乎同时也是上海艺术展。

我们此前在上海举办“百年中国油画掠影”或“上海现代”等展览时,不难发现很多海派艺术家是广东籍的,比如林风眠、关良等。事实上,上海和广东两地的艺术家、文化人士的来往,以及商业上的来往一直非常密切,从来没有中断过。

项苙苹 上海美术馆首席策展人

羊城晚报:近代以来,上海为广东艺术家提供了怎样的舞台?

项苙苹:上海自1843年开埠以来,吸纳了大量从海外留学回来的精英人士、各地手工业者以及外国侨民,具有开放、兼容、多元的特点,为各地艺术家提供了交流、展示、孵化的平台。

比如,广东梅县人、中国近现代画家林风眠与上海就有不可割舍的情缘。他在辞去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现中国美院)的教职后迁居上海,其“中西融合”艺术理念在此实践,创作风格趋向成熟。

在上海多元包容的氛围中,他成为独立自由的艺术探索者,在黄浦江边实践其艺术理想,就不像此前在北京作为艺术运动的领导者遭受政治迫害,在杭州作为艺术教育者因理念不同受到排挤。

上海当时有各类戏曲演出,林风眠的挚友、水墨戏曲人物画开创者关良经常拉着他去看中国传统戏曲。通过观摩传统戏曲,林风眠才真正理解了立体主义。

他发现,在传统戏曲的舞台空间中,随着时间的推进,不同的故事和人物不断叠加上去,这和立体主义艺术家不断往画面折叠人物形象有异曲同工之妙。

因此,林风眠在此认知的基础上运用剪纸、皮影等元素,以中国民间艺术的抽象形式和几何元素代替立体主义的形式语言,由此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

关良1923年归国后执教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曾在沪上办画展,其间结识了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刘海粟等国画大师。正是在与他们的交往中,关良对中国画有了更深的理解体会,其融合西方现代派理念的水墨戏剧人物画,成为海派艺术生态中的独特风景。为了把戏曲人物画好,关良甚至自己去学唱戏,还和盖叫天有深入的交流探讨。

羊城晚报:这次广东美术百年大展(上海)在展陈设计上有何亮点?

项苙苹:此次展览将点、线、面、体有机地结合起来:“点”是关山月、黎雄才的个案研究;“线”则是以岭南画派、国画研究会为代表的各个艺术流派;“面”则是各个专题板块;最终7大板块和3大专题交织构成了多维度的广东百年美术之体。

通过艺术家个人、艺术群体与大时代背景,从不同维度延伸展览内涵,以当代视角诠释广东美术的传承与创新。

此外,展陈设计、动线安排都非常合理与灵活。比如展馆内的参观路线,其中一条是从49米层最高处往下走,这是倒叙的路线,从当代艺术实践到改革开放,一直到1949年前的洋画运动在广东;另一条则是,有些观众可能从低楼层走向高楼层、从下往上看,那就是顺叙路线。

展览现场

展览其他亮点还包括300米的文献光影长廊,梳理了广东美术百年大事记,让观众可以在经典作品之外,系统性地了解广东美术的百年历程;49米层中庭设有大型光影展厅,融合AI等多媒体技术;33米则有环形多媒体投影,展现气势恢宏的大山大水等绘画作品,都给观众带来沉浸式光影体验。

我们还在苏州河畔的“光影美术馆”投放展览的光影秀,期待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在闲暇漫步时邂逅岭南美术经典。

文 | 记者 周欣怡 梁善茵

图、视频 | 记者 钟振彬 邓鼎园 梁岚 麦宇恒 张惠鑫

统筹 | 邓琼 朱绍杰

责编丨吴小攀

校对丨苏敏

审签丨邓琼

实习编辑丨段杰文

网址:粤鸣海上 | 上海美术馆首席策展人项苙苹:让我们以当代视角诠释广东百年美术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237150

相关内容

“中国近现代美术要从广东写起”
其命惟新:岭南美术的内在品格
上海国际艺术节|广东美术百年成果,“上海观众起码要空出半天观展”
八百件佳作汇聚,科技元素“拉满”!提前探广东美术百年大展
请你来策展!中华艺术宫“素人策展计划”开启招募
重磅公布!第三届济南国际双年展策展人名单来了
展览推介 | “美在斯——深圳美术馆馆藏陈希旦水彩画展”亮相“粤藏粤美”
洋风画与古地图诉说海上丝绸之路变迁
王璜生:以“独立批评”为笔,为广东美术二十年立传
“艺荟中西”图像展亮相天津 200余件作品展现海上丝绸之路变迁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