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少同台演绎东宝梁山调 大戏楼焕发非遗新魅力

发布时间:2025-11-11 12:42

发现一首冷门老歌的新演绎,意外发现的音乐魅力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音乐欣赏的乐趣# #音乐分享趣闻#

荆门晚报讯(记者郭玉红)11月8日19时,民主街历史文化街区的北门大戏楼锣鼓喧天,掌声如潮。东宝区梁山调传习馆带来的非遗戏曲专场在此开演,《三婿拜寿》《歌颂民主街》《腌腊菜》三出梁山调经典剧目依次上演,为市民带来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

《三婿拜寿》作为开场大戏,由9名演员同台献艺,生动演绎了为老丈人庆寿的喜庆场面(如图)。演员们各展所长,精湛的演技和幽默的演绎引得观众笑声不断,现场气氛热烈。随后上演的《歌颂民主街》和《腌腊菜》同样精彩纷呈,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演出团队阵容强大,19名演员倾情献艺。演员年龄跨度之大令人惊叹——最小的演员周巧淼、丁芷卉年仅6岁,在《歌颂民主街》中的演唱婉转动人;83岁高龄的钟立炎与75岁的胡玉珍合作演绎《腌腊菜》,中气十足的唱腔赢得满堂彩。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专程从钟祥赶来的丁兆成展现了对梁山调的极大热忱。他不仅在乐器班敲锣,还登台吹奏唢呐。据了解,他今年得知石桥驿镇普坪村设有梁山调传习馆后,特意前往交流学习,这已是他第二次参与该传习馆在北门大戏楼的演出。

东宝梁山调作为板腔系统的地方戏剧种,是中国稀有剧种之一,于2009年被列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乐器以“胖筒筒”(瓮胡)为主,表演行当分生、旦、净、丑四大类,声腔独特的“咿咿腔”更具浓郁地方特色。

为保护传承这一珍贵非遗文化,东宝区于2012年在石桥驿镇普坪村兴建梁山调传习馆。近年来,通过持续开展戏曲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这一古老戏种正焕发新的生机。

现场观众表示,这样的演出不仅丰富了文化生活,更让年轻一代有机会了解传统戏曲的魅力,希望今后能经常举办类似活动。

网址:老少同台演绎东宝梁山调 大戏楼焕发非遗新魅力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242048

相关内容

新疆伊犁:“指尖”非遗焕发新活力
“十里红妆”亮相音乐节 非遗在新场景中焕发新生
和田市税务局:税惠助力“非遗”技艺焕发新活力
新疆蒙古族短调何以成为“国字号”非遗?
在国图,感受辽宁非遗魅力
河北高碑店:非遗文化进校园 感受传统艺术魅力
7位非遗老师和李子柒同台亮相
文化中国行 | 海南非遗加强活态传承、文旅融合、创新发展——焕发新活力 非遗正青春
玩转现代大舞台,解锁非遗“新姿势”
深圳:“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精彩纷呈,市民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