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语文课” 央视财经《2025中国国宝大会》上新

发布时间:2025-11-16 00:19

经典文学作品如《三国演义》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瑰宝 #生活乐趣# #读书乐趣# #经典著作#

今天(11月15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国家文物局联合制作的《寻找国宝传颂人——2025中国国宝大会》(青春传承季)将在央视财经频道、央视财经客户端首播。

新一季节目以“青春传承”为核心,创新内容逻辑,以十二门“学科知识”的新形态,让国宝文物在答题中焕发青春活力。

跨学科“梦幻联动”

带你解锁国宝多维魅力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少年强则国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赓续传承,离不开青少年的接续奋斗与青春力量。当厚重的历史与青春的笔触相遇,古老的中华文明变得亲切可感。如何将这份亲切转化为更深层的共鸣?今年再度启程的《中国国宝大会》诚邀观众从“观赏”走向“解谜”,在主动发现中体验传统文化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新一季节目打破传统文物节目的叙事框架,首创“文物+学科”的跨界课堂。节目拓展文物知识的边界,以学科为经线、文物为纬线,编织出一张覆盖语文、动物、体育、劳动、书法、数学等十二门学科的知识“长卷”。“国宝文物”通过节目走出博物馆,成为孩子们新鲜有趣的“立体教材”。节目以答题的方式,打开一扇扇尘封在岁月深处的“知识窗口”,照亮一个个隐藏在文明长河中的动人细节,让参加节目的小选手们惊呼“原来很多我们要学习的知识,不仅写在课本里,也能在国宝里找到标准答案”。

破译中华文明密码

多学科视角拆“国宝盲盒”

语文的字里行间、数学的神机妙算、地理的山河棋局、化学的千变万化……《寻找国宝传颂人——2025中国国宝大会》(青春传承季)将从多学科视角解读国宝,构建起一幅从“单点叙事”到“网状矩阵”的知识图谱。

节目中,观众将跟随语文课探寻成语“分道扬镳”中“镳”所指的马具;在动物课中辨认《瑞鹤图》里宋徽宗所绘丹顶鹤的“小失误”;体育课则展示秦陵青铜鼎作为古代“体育器材”的独特身份;劳动课讲述唐代簪花习俗如何演变为流传至今的时尚风雅;书法课解读“信口雌黄”与古代“卷面修正液”的渊源;数学课借助汉代铜嘉量,呈现刘徽“割圆术”推求圆周率的智慧。此外,礼仪课梳理古今相承的座次规矩;物理课从欹器结构中读懂“座右铭”的来历;地理课于山河棋局间,复盘韩信背水一战与诸葛亮北伐的路线选择;美术课在戴进《风雨归舟图》中捕捉水墨渲染的天气意象;化学课通过东汉画像石,阐释“卤水点豆腐”背后的科学原理;建筑课则以一条“N+3”公式,带观众破解斗拱结构的千年密码。

本周六晚的首站语文课堂,将围绕成语、诗词与古文,设置“猜灯谜”“戏说成语”“飞花令”等环节。“荆山泣血终成器,秦殿险碎护玉还”暗指哪件玉器?第一人称“我”,何以成为一件商周兵器?节目从国宝出发,生动拆解语文课本里的千年智慧。

为帮助观众理解题目背后的思维路径,节目特邀高校名师与专业学者组成观评团,展开深入浅出的讲解。首期节目中,由上海博物馆原馆长杨志刚、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唐际根、中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杨雨组成的观评团,将以专业视角串联文学知识与历史典故,带观众遨游中华文明的浩瀚长河。

以青春之声传千年文脉

“05后文物传颂团”正式集结

《寻找国宝传颂人——2025中国国宝大会》(青春传承季)致力于为青少年搭建一方展示与交流的舞台,让观众见证文化火种的传递。18位来自全国的“05后文物传颂团”成员,将按学段分成小学、初中、高中组,在一堂堂文博知识的展示课中,全方位锻炼逻辑思维、跨学科整合与团队协作能力。

他们之中,有能将国宝故事娓娓道来的11岁“文博小百科”邵泽辰,也有对古蜀文明如数家珍的11岁小小讲解员邵薏鸣;有从小守着《中国国宝大会》长大的忠实粉丝金汉逸,也有坚持阅读3000天将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的程穆凡;既有擅长挥毫泼墨的文博小才女谢雅丹,更有已拥有8年“工龄”的资深志愿者李美瑶……

《中国国宝大会》构建“文物——学科——文明”的认知链条,将文化传承的宏大命题化为“精准滴灌”的“知识花园”。

据悉,11月15日起,每周六19:30,锁定央视财经频道、央视财经客户端,让我们跟随《寻找国宝传颂人——2025中国国宝大会》。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磊

编辑/汪浩舟

网址:“国宝语文课” 央视财经《2025中国国宝大会》上新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243098

相关内容

《中国国宝大会》第四季:寻找国宝传颂人,打开“读懂中国”新视角
“寻找国宝传颂人”——《中国国宝大会第四季》带你向经典致敬
情境剧《国宝辽宁》 让文物从展柜“跃”上舞台
《国宝沉浮录》出版
长篇小说《国宝》重现故宫文物南迁之路
军民携手护国宝,《铁血武工队传奇》湖南台热播
国宝重开卷,书画再上新
全红婵澳门一级安保:水花消失术国宝
小说《国宝》:回顾故宫文物南迁之路,以民间立场看近代中国
卢浮宫被盗7分钟,国宝找回来了,但结局比被偷了还尴尬!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