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楼新“碳”索:一栋零碳建筑怎么造?

发布时间:2025-11-24 16:14

城市探索发现独特建筑:摩天大楼与老建筑的对比 #生活乐趣# #生活体验# #城市生活新鲜事# #城市探索发现#

在北京朝阳区北三环,有这样一栋建筑,它不依赖传统能源,却能做到高效锁温,四季如春;它脱离城市电网独立运行,依托光伏与储能,实现智能配电。这是一座建于1987年的“老房子”——光熙门北里29号楼,经采用“被动房”设计,现已重新焕发生机。

【改造前配图】

改造前

【改造后配图】

改造后

“被动房”是一种全新的节能建筑,是无需主动供应能量就能满足制冷和采暖需求的房屋,简单来说,就是一种高度节能和舒适宜居的建筑。想知道它是如何从一栋高能耗老旧建筑,变身成全市首座“零碳运营”示范建筑的吗?让我们一起来拆解它背后的“黑科技”!

建筑“恒温衣” 结合建筑实际情况选用三种高性能保温材料——石墨聚苯板、挤塑板和真空绝热板,用于包裹建筑的外墙、屋顶和地面,就像给建筑穿上一件“恒温羽绒服”。幕墙与天窗则创新性地采用大面积的由三块玻璃和两层空腔(在玻璃内填充惰性气体—氩气)构成的中空玻璃,不仅构筑了高效连贯的保温外壳,牢牢锁住室内温度,更是最大限度引入自然光线。为此,建筑还配备了防风卷帘、机翼板遮阳等多种遮阳设备,完美平衡四季不同需求,最终实现全年的高效节能与恒温舒适。

【幕墙与天窗配图】

【幕墙与天窗配图】

幕墙与天窗配图

【防风卷帘 机翼板遮阳配图】

防风卷帘 机翼板遮阳配图

【中空玻璃配图】

中空玻璃配图

电力“路由器” 构建智能化建筑能源系统,将发电、储电与高效用电紧密结合。通过在屋顶和立面集成多种光伏材料,赋予建筑自主生产清洁电力的能力。系统调节直流电为建筑内的直流电器供电,减少了转换损耗。系统还与市政电网双向联通,发电不足时接入市政电力,发电有余时则可将电力反哺回城市电网,实现了灵活调节的“柔性用电”。

如今光伏年发电量超过60000度,年二氧化碳减排量达到11.9吨,多项节能技术的应用让建筑“零碳”“零能耗”。

【光伏发电配图】

光伏发电配图

温度“总控台” 告别传统的冬季集中供暖,该建筑在能源系统上实现了全面电气化改造,采用多联机空调及配备全热回收功能的新风系统承担建筑的冬季采暖和夏季制冷需求。此外,建筑采用电加热的形式提供生活热水,构建了高效集成的全电能源体系,从而有效降低了碳排放。

【全热回收功能的新风系统配图】

全热回收功能的新风系统配图

全屋“智慧脑” 建筑还配备了集成的智慧运维管理系统,如同为建筑装上了“智慧大脑”。该系统能实时监测室内外环境、能耗数据与设备运行状态,通过数据分析精准定位能耗痛点。基于这些洞察,系统可对空调、照明等设备进行精细化智能调控,在持续优化中寻找最佳运行策略,最终在保障室内舒适度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建筑运行能耗与碳排放,为实现零碳建筑目标提供了关键的运营保障。

【智慧运维管理配图】

智慧运维管理配图

一座老建筑,一次新探索。让我们共同期待,更多建筑在绿色科技的赋能下焕发新生,让零碳理念扎根城市肌理,让宜居生活惠及千家万户。

专家:北京建筑节能研究发展中心主任 周宁

策划:吴一凡 阎冬

(责编:邢郑、孙娜)

本文分享自人民网科普频道,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科普中国客户端。

网址:老楼新“碳”索:一栋零碳建筑怎么造?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244502

相关内容

昔日工业锈带办中法零碳音乐会,杨浦灰仓呈现“另一种光亮”
碳板跑鞋,是不是噱头?
2024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倡导绿色生活
确实好像吃饱了犯碳晕啊
碳基生物的噩梦!范若若获得了“绝世兵器”
戒碳失败了,哥哥不介意这两天多吃点,放肆享受一下! 肖战
田柾国 210307 好可爱噢 扣卡扣啦~胖碳~哎!
少女惨遭70岁老头强娶,男友为救她徒手取碳,谁知他们卸磨杀驴!
二婶给子秋介绍对象,说尖尖小时候丑,黑的跟碳一样
我只看到了一群绝望的精碳爱好者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