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中华|戏曲)河北梆子:燕赵悲歌 刚劲戏魂

发布时间:2025-11-26 17:38

《猜画小歌王》画中识曲,趣味猜谜 #生活乐趣# #游戏乐趣# #休闲益智游戏#

中新社石家庄11月26日电 题:河北梆子:燕赵悲歌 刚劲戏魂

作者 牛琳 邢璐

初冬时节,华灯初上,河北正定古城内,距南城门不远处的阳和楼上座无虚席,一声声酸心热耳、激昂高亢的河北梆子唱腔冲撞着台下观众的心门,引得阵阵叫好。

阳和楼曾被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称为“庄严尤过于罗马君士坦丁的凯旋门”,历史上是文人墨客把酒登临、创作元曲的所在。如今,这里成为百姓舞台,登台献艺的河北梆子演员既有当地戏曲协会的民间演员,也有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彭蕙蘅等名家。

11月14日,正定县戏曲家协会戏曲演员在河北正定古城阳和楼演唱河北梆子《哪吒》选段。 赵洁霖 摄

河北梆子发轫于草根,源自明末清初山陕梆子东传,清道光至同治年间逐渐成熟,是中国梆子声腔的重要支脉,亦是唯一冠有“河北”二字的主要地方剧种。200年来,腔高板急的河北梆子唱遍乡间闾里,并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调门高是河北梆子在唱腔上的最大特点。”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院长赵涛一语道破。

坊间流传“河北梆子高过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5个度”之说。时下,河北梆子的高音魅力还被网友们发掘出来,在短视频平台上争相模仿。

赵涛向中新社记者介绍,河北梆子诞生于中国封建王朝渐趋衰敝之际,彼时百姓生活困苦压抑,慷慨悲歌、尚义任侠的燕赵文化符号被唤起,声腔高亢激越、情感大喜大悲、武打痛快淋漓的河北梆子正是地域文化和风土人情的直观反映。

“加之早年间戏曲表演常在庙会、集市上,演员要想站住场子,须把嗓门提到最高。久而久之,河北梆子高亢激越的特点得以保留。”赵涛说。

“文戏荡气回肠,武戏刚劲畅快。”唱腔中雄山厚水、刚劲舒展的梆子腔,配上“高耸入云”的板胡、响快脆生的枣木梆子,让人每每聆听,顿感悲怆炽烈、耳热心沸。

4月15日,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郝士超(左)与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一级演员张警月参演小剧场戏剧《玲珑窗》。(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供图)

如今,不少来河北正定旅游的人,会到阳和楼上,听一场原汁原味的河北梆子。

湖南农业大学大四学生周于丹,听戏七八年。她看过京剧,却对唱腔更高、也更抑扬顿挫的河北梆子情有独钟。

“植根于燕赵儿女铁血柔情的河北梆子,板式和唱腔明朗、刚劲、朴素又华丽,仿佛拥有直击心扉的穿透力,令人过耳不忘。”周于丹说。

当下,河北梆子在坚守“内核”的同时,也积极吸纳时代元素,以更贴合年轻受众的审美期待。

今年,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创新推出首部小剧场戏剧《玲珑窗》,打破传统镜框式舞台的局限,将表演区延伸至观众席间,让观众“零距离”感受河北梆子的声腔魅力和表演细节。

“我们融入古琴、古筝、箫以及古诗词朗诵等多种元素,使河北梆子也有了轻柔舒缓、典雅悠扬之韵味。”河北梆子小剧场戏剧《玲珑窗》导演翟建蕊介绍道。

不仅如此,一向身居幕后的演奏员从乐池来到台前,承担伴奏、伴唱、旁白、对话,成为演出中的亮点。

赵涛表示,河北梆子也在尝试与话剧、影视、流行音乐等艺术形式合作,打造跨界作品,如梆子元素音乐剧等,拓宽表现边界。

“‘守界不守旧’,如此才能夯实河北梆子持续发展的文化生态土壤。”赵涛说。(完)

网址:(寻味中华|戏曲)河北梆子:燕赵悲歌 刚劲戏魂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244842

相关内容

中华戏曲精品邀请展在天津开幕
第二届中华戏曲精品邀请展在天津中华剧院启幕
戏曲引发Z世代情感共振 《众生戏》传递中华戏曲新的“打开方式”
京津冀河北梆子名家名段演唱会将上演
现代京剧《主角》唱响“戏曲人戏曲魂”,武汉“戏码头”戏曲艺术展演开幕
德云社第二个陶阳,和郭德纲老师搭档,唱河北梆子戏《红书宝剑》
“亲情中华·情满燕赵”2024侨界新年音乐会在石家庄举行
(寻味中华|戏曲)青春版“拉魂腔”《吕布与貂蝉》再掀淮河浪
十五朵“梅花”唱响团圆中国节
武汉“戏码头”戏曲艺术展演开幕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