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父母后,再读红楼梦里的这些情节,不知不觉泪流满面
阅读《红楼梦》后,分享贾母的智慧和生活智慧。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生活琐事趣闻# #读书趣事分享#
提起贾瑞,很多人对他印象不佳,因为他不务正业,没有行止,罔顾人伦,竟然打有夫之妇王熙凤的主意,最终深陷情障,并因此丧命。
但我们知道,曹公写人,从来不会一棍子打死,贾瑞这个人固然可恨可恶,但也有其可悲可怜之处,尤其曹公写其死亡前治病的细节,写到其祖父母为其治病的情节,充满了悲悯。
原文说,贾瑞病倒后,贾代儒夫妇百般请医疗治,诸如肉桂、附子、鳖甲、麦冬、玉竹等药,吃了有几十斤下去,也不见个动静。
只这一段话,就写出了年迈的贾代儒夫妇,为了给唯一的孙子治病,有多么舍得了,只要有一丝生还的希望,花多少钱他们都愿意。
可这对老人,没有儿女可以依傍,又哪里有那么多钱啊,但为了救治孙子,他们依然倾尽了所有,估计贾代儒把自己多年教书积攒的一点养老银子都搭进去了。
对世人来说,那贾瑞死有余辜,谁让他自己不正经,完全不顾人伦,竟对自己的堂嫂王熙凤起了邪念,且至死不改,活该。但对贾代儒夫妇来说,千错万错,毕竟还是自己的亲孙子啊。
其实细想想,最可怜的不是贾瑞,而是贾代儒夫妇,这老两口,只有一个儿子,但这个儿子偏偏早逝,好在给他们留了个根,可如今这个孙子也要先他们一步走了,他们怎能不悲痛欲绝?
活了大半辈子了,多年前亲自送走了自己的儿子,如今老两口年迈,却又要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孙子咽气,那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锥心之痛,经历一次已要了命,更不要说先后经历两次了!
老两口没办法,为给孙子治病,百般忙乱,各处请医疗治,皆不见效。后来吃独参汤,贾代儒的那点钱早已花完,只能去贾府寻人参,没想到因果报应,这事儿又落到了王熙凤手里,最终也只得了些渣末泡须。
当贾瑞咽气之时,贾代儒夫妇哭的死去活来,并大骂风月宝鉴是妖镜。在两个老人眼中,正是这面镜子,最终夺走了孙子的命。其实他们内心何尝不知道,即便没有这镜子,贾瑞也命不久矣。
他们只是不愿意接受孙子早逝的现实,却又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好好的一个人,怎么说死就死了啊。可以想象,老两口经此打击,估计也将不久于人世了。对他们来说,儿孙的相继早逝,也宣告了他们的人生,再无指望了。
老无所依的他们,又该如何度过人生最后最苦最难最受罪的那几年呢?没人知道。但我们生活中有很多鲜活的例子,那些没了儿女的老人,晚年过着怎样凄凉的生活啊。
我从来不觉得贾瑞有多值得同情,但他的死亡给祖父母带来的悲痛和绝望,却又令我难以释怀。这也是子孙的不孝之处,他若知道祖父母在他身上倾注了多少爱,估计也不会如此不堪了吧?
就像临死前的秦钟,忽然明白了好好读书出人头地的道理一样,可这个时候,父亲秦业早已被他气死了,再也听不到他的这番用生命的代价换来的悔悟之言。
如果他能早点悔悟,早点迷途知返,哪怕最终不能金榜高中,不能光宗耀祖,至少自己朝着那个方向努力了,父亲多少都会有些安慰吧?可他的老父亲到死估计都难以瞑目吧?
这也是曹公在好了歌里说的,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天下的父母长辈,为了儿孙,可以倾尽所有,甚至生命,却鲜有儿孙能领这份情,能体会这份爱,能报这恩情。
同样令人感同身受的还有巧姐,巧姐是王熙凤唯一的女儿,身体从小就不大好,生得弱,曹公几次写到她生病,第一次是出疹子,可把凤姐吓坏了。
为了救治女儿,她当时就忙了起来,又是打扫房屋,又是供奉痘疹娘娘,又是吩咐家人各种忌口,又是与贾琏隔房,又是给乳母丫头裁衣,又是留医生住下轮流诊脉下药……
很多人不理解,巧姐出疹子,王熙凤为什么要与贾琏隔房?这有什么影响吗?很简单,王熙凤此时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要给巧姐治病,她完全没有心思顾及别的。
更重要的是,这种治病之事,一半靠医生,一半靠神佛,心自然要无比虔诚,而要虔诚就要净身净心,要保持心无旁骛,由此也看出王熙凤作为母亲,对巧姐的爱有多深。
毕竟,她就这么一个女儿,巧姐有一点头疼脑热,立马就会牵动王熙凤的神经,即便她工作再忙,但在女儿面前,她可以放下一切,可以不顾一切,只求女儿平安健康。
其实,天底下做父母的,遇到儿女生病,甚至意外,何尝不是这样?他们平生无所求,只求儿女孙辈平安健康,这就足矣。
刘姥姥二进贾府一回,巧姐又有些不舒服,王熙凤就让刘姥姥看看,并借其庄稼人的身份,让其为巧姐取名,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巧姐健康成长。
为了巧姐,王熙凤又是供奉痘疹娘娘,又是让刘姥姥为其取名,以此好压住她。谁说凤姐不信阴司报应?只要能救孩子,她什么都信!这又何尝不是天下所有痴心父母的缩影啊!
以至于到了八十回后,许多人推断的有王熙凤托孤刘姥姥一事,我是信的,因为刘姥姥三进贾府是脂砚斋批语透露的内容,而三进势必与巧姐下落有密切关联。
王熙凤这辈子没少作恶,手上可以说沾满了鲜血,但在女儿这件事上,公允地说,她是积了德的,多年前对刘姥姥的偶然施恩,冥冥中救了女儿一命,正是巧姐曲词里说的,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
这种积德,一开始也许是无意识的,但后来就变成了有意识的,也许凤姐内心比谁都明白,她此生或许只有巧姐一个女儿了,要想她将来有活路,自己就不能一直作恶,要为女儿的人生留下一点善意的光,这光恰恰应在了刘姥姥身上。
天底下做父母的,做长辈的,面对儿孙的祸福,态度都出奇的一致,那就是散尽家财,豁出命去,都要救治儿孙,因为他们是我们活着的希望,也是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件事的重要程度,可以取代亲情。
作者:夕四少,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网址:做了父母后,再读红楼梦里的这些情节,不知不觉泪流满面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226755
相关内容
成为父母后,最大的软肋莫过于孩子原来父皇母后都是爱李蓉的,若不是生在帝王家,他们会是幸福的一家四口吧!
这段情节每次看都让人泪流满面
红楼梦里的女性悲剧
胡歌出狱后做了一件轰动的事,没想到反而让自己泪流满面!
红楼梦里的一个群体,既要有才又要会说,一般人干不了这个活儿
麦琳说她做了个梦,梦到李行亮在梦里一直在哄她
《锦绣安宁》的认亲情节,让罗宜宁拥有英国公的父贵
红楼梦里最机灵的丫鬟,不听主子命令,一语道破金玉良缘
红楼梦里有一群蛀虫,贾府的败落,跟他们有很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