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赴现场 拥抱乡土

发布时间:2025-09-29 11:43

在土耳其,拥抱是常见的问候方式,但要注意力度和场合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旅行生活攻略# #文化习俗解读#

著名作家向西峡读者签名赠书。 刘剑飞 摄

著名作家在西峡县丁河镇木寨村“围树”畅谈。 张峰 摄

中国作协著名作家抵达文学“县”场活动来到西峡县五里桥镇白庙村采风。 张峰摄

□本报记者 李宗宽 司马连竹

河南是老家,乡土是根脉。

9月21日至24日,中国作家协会“著名作家抵达文学‘县’场”第三场活动在西峡县举办。领衔而来的李佩甫、周大新、王跃文、关仁山等文学大咖中,有两位作家皆原籍河南,是名副其实回到老家。

作为中国作协实践“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的创新举措,邀请著名作家走进县级层面的文学现场,所关注的正是乡土文学与基层创作。

乡土文学是当代中国文学的基本主题之一,乡土记忆更是当代中国作家绕不开的重要情结。

西峡是著名乡土文学作家乔典运先生的故乡。他从走上文学道路到写出反映新中国农村剧烈变迁的《满票》《林魂》,直至在病榻上仍然创作不息,始终保持着对这片乡土的关注、热爱,用一生书写着对故土的倾诉。

近年来,随着全面实现脱贫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传统的中国乡土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乡土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广阔的空间。

“我们要抵达文学层面的‘县’场,是它连接着质朴乡土和繁华都市,构成时代坚固厚重的文学基座。”在9月21日晚的活动现场,中国作协副主席、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邱华栋表示。

9月22日,参加本次活动的作家们来到新近落成的西峡乔典运文学馆。在记录着乔典运生活细节、创作历程的展台前,著名作家李佩甫感慨万千。

“乔典运先生是我的大哥,每次他去郑州,有机会我都会邀请他到家中彻夜长谈。”李佩甫说,由于乔典运的缘故他曾多次来到西峡,每次来都是带着“回家”心态,因为乔典运无数次描绘过的西峡也已经是他的“精神乡土”。

在抵达西峡的几天中,作家们开展了一系列贴近乡土的走访与交流活动。关仁山在乔典运文学馆作了“在故乡叩问苍生”文学公开课;王跃文在西峡县青少年活动中心以《家山》为例,分享了“乡土中国与文学‘家山’”的创作体会;李佩甫、周大新等作家前往五里桥镇白庙民俗文化村、丁河镇木寨村,探访西峡文脉,围绕“归乡与文脉”主题与读者亲切交流。

22日上午,秋雨绵绵,群山环抱。西峡县丁河镇木寨村村口,一株数百年历史的枫杨树下,数十位作家坐在小竹椅上,畅谈起“文学与乡土”的话题。

获得首届“乔典运乡土文学奖”长篇小说奖项的著名作家王跃文说,这里的青山绿水、烟雨蒙蒙让他仿佛置身湖南怀化的老家,“乡土是共同的,文学是相通的,南阳人对文学创作的向往和热情,再次激励了我。”

“基层是文学创作的源头活水,县域是乡土文学的重要阵地。”河南省作协主席邵丽表示,西峡作为河南乡土文学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以乔典运为代表的一批本土作家,扎根乡土、贴近生活,刻画了河南乡村的烟火气与人文内核,传递着坚韧、善良、乐观的中原精神。

“著名作家抵达文学‘县’场,不仅是一项走进县域的文化活动,更是一个正在成长的新型文学IP。”邱华栋表示,西峡是文学“县”场的第三站,乔典运乡土文学奖的设立,既是对乔典运先生文学成就的致敬,更是对乡土文学创作的有力推动,此次活动扎根乡村温润泥土,也将滋润文学创作在中原地区更加枝繁叶茂。

网址:奔赴现场 拥抱乡土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233578

相关内容

檀健次张婧仪现场拥抱互动引关注
电影《好东西》厦门首映现场,惠英红拥抱宋佳和钟楚曦…
拥抱!马上来拥抱!
天啊,小艾玛真是太燃太炸了?简直绝了?奔赴万人现场
神情恍惚,实拍:葬礼现场若塔新婚妻子与亲朋拥抱致意
“从乡土遗产到乡村振兴——清华乡土三十年”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召开
健次哥哥早上好 小炭火和檀健次的双向奔赴 现场拍摄
王九龙婚礼现场 郭麒麟王九龙兄弟情拥抱,感觉都要哭了呢…
春风吹来,望见乡土
米卡《奔赴万人现场》探班直播~背了一个白色枕头包好可爱,录制顺利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