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智深武松替林冲报仇:燕青斩杀了高衙内,高俅的下场还是不够惨

发布时间:2025-10-07 15:08

深度阅读是提高人际交流的武器 #生活乐趣# #阅读乐趣# #深度阅读#

《水浒传》的后五十回,很多人认为并非施耐庵先生的原著。从第七十一回开始,梁山好汉的性格和故事的叙述风格都有明显的变化,变得更加生硬,而且有些情节也显得很仓促敷衍。比如,大家熟知的“武松单臂擒方腊”,到了后期却变成了鲁智深的功劳,这种变化也让人怀疑作者的身份。

从史料来看,宋江确实参与了征方腊的战役。根据《三朝北盟会编》等史料,我们可以大致还原出宋江从接受招安到征方腊的经过。宣和元年十二月,宋江被招安,随后,方腊反叛,威胁到东南地区的安定。宋江随童贯、刘延庆等大将征讨,最后取得了一定的胜利。然而,这一战并非宋江作为先锋出征,实际上,当时的宋朝与辽国的战争惨败,宋江不可能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关于宋江打田虎和王庆的故事,显然不符合历史事实,也与梁山好汉的个性不符。田虎和王庆也曾是梁山的江湖同道,鲁智深和武松等人显然不可能甘愿为朝廷打击起义军。这一点,从施耐庵的创作意图来看,也显得不合理,因为他写《水浒传》本意是激励大家反抗压迫,而不是为朝廷效力。

有观点认为,《水浒传》后五十回是罗贯中为救施耐庵而匆忙写的,或者是明朝朝廷的文人所作续篇。只有《古本水浒传》才被认为是施耐庵的原作。在《古本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继续行侠仗义,攻击恶霸,揭竿而起,最终将高俅父子拿下,施以应有的惩罚。尤其是浪子燕青斩杀高衙内的情节,虽不如期待的激烈,但依旧让人感到快意。

与后五十回相比,《古本水浒传》更接近施耐庵的风格。书中的梁山好汉为报仇而奋斗,直到最后,林冲仍未能亲手为家破人亡的冤屈复仇。在一场激烈的讨论后,鲁智深决定亲自出马,要拿高衙内的首级,给林冲复仇。

鲁智深和武松这两个角色,依旧保持着原本的刚烈与勇敢。鲁智深不顾其他人的劝阻,决定下山为林冲讨回公道。之后,燕青等好汉化装进入沂州府,最终拿下了高衙内的首级。高衙内的死,虽然发生在沂州府,但其背后也有一定的历史背景,高衙内与高侗是亲戚,最终也是因贪欲和恶行自取灭亡。

尽管沂州府希望通过赎金将高衙内的首级买回,但武松拒绝了,他们已经准备将这颗首级作为林冲的“夜壶”,从而彻底解了林冲的心头之恨。林冲的回应更是让众好汉哄堂大笑:“不曾抛掉,俺因心里恨极,教人用漆髹好了,放在床下,当他溺器使用。”这一段体现了梁山好汉对恶人的深恶痛绝。

尽管高俅的结局并没有像许多人期望的那样惨烈,但他最终也因权力滥用和贪婪被免职,失去了所有权力。相比之下,虽然高衙内的死让人痛快,但高俅的结局似乎并未能让读者感到真正的正义得以伸张。

总体而言,《古本水浒传》确实比后五十回更加接近施耐庵的创作风格,梁山好汉的个性和所作所为都更为符合他们的性格。最终的结局,也反映了“恶有恶报”的主题,这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满足。

网址:鲁智深武松替林冲报仇:燕青斩杀了高衙内,高俅的下场还是不够惨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235141

相关内容

高衙内不是高俅亲儿子,高俅为何如此宠着他?你看高衙内干了啥
水浒武将第六位——豹子头林冲
读懂了《水浒传》,你就明白,真正把林冲逼上梁山的人,并非高俅
又不是亲儿子,高俅为何宠着高衙内?你看看高衙内干了什么!
《水浒传》里林冲为啥处处忍住不杀人,却偏偏杀了王伦?
盘点水浒影视剧中的魔改剧情,别再被带偏了
林冲为何未能杀高俅?是因为施耐庵不敢写成这样
说林冲出卖鲁智深,是水浒最大的冤案!指望晁盖认主林冲?
水浒传中真正被逼上梁山的仅为林冲而已,其余的107人皆可圈可点
林冲断气前才醒悟,难怪宋江鲁智深瞧不起他,你看林冲错杀了谁?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