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一位李白的忠诚粉丝
9. '活着为了讲述' - 莫言,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品 #生活乐趣# #阅读好书推荐#
2025年诺贝尔文学奖10月9日晚公布,匈牙利作家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获诺奖。这位匈牙利作家曾多次访华,并且还是一位李白的忠实粉丝。
1991年,拉斯洛首次以记者身份访问中国,这次经历让他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印象。他称中国是“世界上仅存的人文博物馆”,并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吸引。回国后,他甚至要求全家人改用筷子用餐,以更深入地体验中国文化。
在了解中国文化之后,拉斯洛很快成了诗人李白的狂热粉丝,九十年代他制作过一张李白的诗歌地图,跟着这张地图踏上寻访之路,“大概在1996年,德国一家基金给了我一个机会去走访中国。大概在1991年我制作过一张地图,通过李白的诗歌标出他一生踏过的山川河流。于是1996年我就顺着这些地点去追寻李白的足迹。我先坐火车到曲阜,拜访孔夫子的文庙。之后就沿着黄河寻找李白的踪迹,到西安,去四川,最后到了长江,坐船顺江而下。一共两个多月的时间。一路上每遇到一个中国人,我的开场白都是‘你知道李白吗?’即使受教育很少的人,也都能背诵几句李白的诗。那还是90年代,一路上中国人看到像我这样的老外,都会问三个问题:你从哪儿来?你是干什么的?你有多少钱?这次旅程让我狂喜。回来后我写了游记《天上只有星星》。”
2002年,拉斯洛和妻子第三次到中国,前往上海、杭州等地,他看到了正在高速现代化中的中国,在当时的他非常担忧中国的快速现代化会忽视保护其古老文化,于是在他作品《天空下的毁灭与哀愁》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你看到中国传统文化渐渐消逝,你会像我一样难过吗?
不久前他曾在一个媒体采访中谈过自己对诺贝尔文学奖的看法:“我认为几乎所有的奖都是艺术最危险的敌人,就像毒药一样。因为成就会毁掉一位艺术家,诺贝尔奖尤其是一种摧残。所有我认识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都感到非常痛苦。因为他们总是遇到媒 体的穷追不舍,以至于无法写作。而且作为诺贝尔奖得主,他们还会感到很大的压力。人类的行为是非常敏感的,尤其是艺术家,而痛苦总是会帮助艺术家,成就则会毁掉所有艺术家,就是这样。”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校对 朱亚萍
网址:新科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一位李白的忠诚粉丝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235658
相关内容
新科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一位李白的忠诚粉丝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丝·门罗逝世,享年92岁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丝·门罗去世,享年92岁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古尔纳3月来华,将在上海、宁波、北京三地开展文学交流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巴尔加斯·略萨逝世 享年89岁
书单丨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韩江的7部作品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古尔纳:痛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叠加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略萨去世,享年89岁
最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登上舞台,田水在“一个夏日”回忆往事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爱丽丝·门罗:英语文学界的契诃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