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雕里的徽州时光

发布时间:2025-10-18 10:05

安徽徽州毛豆腐,口感细腻,烹饪时会用徽墨汁提香 #生活知识# #饮食生活# #地域特色菜#

南湖的水面倒映着十九世纪的马头墙,桃园居门楼上斑驳的砖雕在斜阳里流转。这座始建于清咸丰十年的宅院,犹如藏匿在宏村西南角的时光密码,当游人沿着青石板路转进巷弄,往往会被门楼上那道水磨砖砌成的弧线牵动心神 —— 那是徽派建筑特有的语言,在弯曲的线条中诉说天地人和谐共生的营造哲学。

门楼前驻足凝视,清狮白象砖雕构成的弧形额枋暗藏玄机。狮象威严的形体被刻意柔化处理,前肢微曲形成巧妙的弧度,既呼应北侧雷岗山的走势,又暗合南向水口的流转之势。这种以微观建筑构件表达宏观风水格局的手法,恰似将整座 "牛形村" 的营造智慧浓缩在方寸之间。更精妙的是砖雕层次间的光影设计,晨光自东侧斜入时,狮象浮雕会在地面投射出蜿蜒的水波纹样,将皖南民居对 "四水归堂" 的执着具象成可视的诗行。

推开厚重的木门,迎面而来的 "商" 字纹木雕带着时光的温度。不同于寻常徽商大宅惯用的宝瓶、如意等吉祥纹样,桃园居主人别出心裁地采用商队行旅的场景雕饰门框。驮着茶砖的骡马踏着浮云前行,商人手持算盘立于船头,每个细节都在诉说 "贾而好儒" 的精神密码。最令人惊叹的是东西厢房的花窗木雕,看似寻常的渔樵耕读图景,实则暗合四时节气:春窗柳枝间垂钓者蓑衣微湿,夏窗农夫挥锄时额前汗珠晶莹,秋窗书童翻页时黄叶飘落,冬窗樵夫负薪时积雪压枝,将农耕文明的时间刻度悄然镌刻在建筑肌理中。

天井上方的木构架堪称徽州匠心的集大成者。正厅梁架的 "百子闹春" 浮雕中,九十九个童子或舞龙灯、或燃爆竹,嬉戏形态无一雷同却暗藏序列:从东往西看是孩童由幼及长的生长轨迹,自下而上观则显现出从庭院玩耍到学堂读书的教化脉络。这种将家族期许熔铸于建筑装饰的智慧,在六百年汪氏宗族的繁衍史中愈发清晰 —— 桃园居院中那株特异的桃树,虬曲枝干间绽放的花朵,何尝不是对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的无声诠释。

当暮色染红月沼的碧波,桃园居的雕花木窗会将最后的天光切割成细碎的金箔。那些在梁枋间流转了三个甲子的光影,此刻依然在向驻足者讲述着徽商精神的嬗变轨迹:从马头墙外显的财富符号,到木雕纹样内敛的文化密码,这座宅院用建筑语言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在宏村 137 幢明清古建组成的交响诗中,桃园居恰似一段清越的木琴独奏,将徽州匠人 "器以载道" 的营造哲学,凝练成永恒的美学印记。

网址:木雕里的徽州时光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237075

相关内容

画家万晓忠的“徽州印象”系列:墨韵深处的文化乡愁
推出“家具与木雕卷”
皖言徽语见性情——胡适与徽州方言土语
《广东省博物馆藏品大系·家具与木雕卷》问世
木雕坊的秘密:娜娜的故事与欣欣的智慧!
遗失在时光里的自己,还回得来吗
最好的时光里有我们,也有你们
一千年后的时光里,依旧深爱着你
湖北通山木雕:木上“刺绣”画中戏 朴拙之中见灵奇
十七岁的时光里,演绎了一曲宛如成为心中的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