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陈佩斯《戏台》,再品人生如戏
通过游戏直播观看他人游戏过程 #生活乐趣# #游戏乐趣# #在线游戏#
沪上文庙门前,过去有一副楹联曰:“做戏何如看戏乐,下场更比上场难。”我在写这篇《看“戏”》的时候,好几位朋友告诉我,已经二刷、三刷《戏台》了。我呢?习惯让自己的观影感受在心底“沉淀”一下……
文 | 何振华
看完陈佩斯的《戏台》,一直坐到片尾。我不能不想起自己三十六年前发表在广东《随笔》上的那篇旧文《看戏》。
《戏台》海报
旧事重提,必有新的意境。当年在一片“京剧危机”论的哀叹声中,新编历史剧《曹操与杨修》,让观众(不仅仅是戏迷)激动难已。
赤壁兵败的曹操痛悼亡贤郭嘉,与杨修在郭嘉墓前巧遇。一个是要纳贤士以图霸业,一个是欲择明主以展雄才,曹杨一拍而合,书剑飘零的杨修成了曹营的“仓曹主簿官”。曹操目睹杨修舒展智谋,廉价买进孔文岱从各处引进的军粮,充盈国库,方知自己听信了公孙涵谗言而错杀孔文岱。却又对杨修谎称自己素有“夜梦杀人”之疾,隆重祭奠孔文岱,欲请杨修作陪。而机智的杨修却让曹操夫人倩娘去陪夜。最后由于杨修秉公直言触怒曹操,当素衣罪裙的杨修被绑入法场时,曹操本有反悔之心,但在文武百官求情之下悟出了“平日里一片颂扬对曹某,却原来众望所归是杨修”。
《曹操与杨修》剧照
戏在一阵“招贤”声里鸣锣启幕,杨修血溅法场,曹操兵败斜谷,戏在“招贤”声里闭幕。
一座秦砖汉瓦的石拱门框架之下,内衬一幅“九龙壁”图案,这让我想到这样的悲剧,从秦汉绵延至明清;《曹操与杨修》的故事不过一年光景,可戏中那个招贤者的头发却由乌黑变成了花白。当招贤者旁白:“咱上上下下台上台下老唱这种戏,别说83万人马弄不过人家3万人,人口再多也照样不行啊!”一语出口,全场共鸣。我坐在剧院里,一下子就想起了读过的一个报道《胡杨泪》。一个三次以优异成绩考上重点大学者,在那个特殊年代未能录取,背井离乡浪迹大西北,历尽人间苦楚。年届不惑时又以第二名优势考取研究生,憾廉颇老矣,未得深造。后虽入西北大学执教,终因心力交瘁,不寿早夭。
《曹操与杨修》电影版海报
我平素酷爱京剧,而在《曹操与杨修》这出堪为戏曲里程碑的佳作面前,我仍旧未成戏迷。传统京剧包含了大量的历史剧,仅以曹操而论,他在京剧迷心目中树立起来的形象,是许多剧目的零星刻画累积而成的。《曹操与杨修》别出心裁构筑了全新的完整的故事。不仅提供了互羼互溶的两个艺术人物,并且让人接受了这出几经锤炼而得的经久耐看的保留剧目。戏迷们有福了。而我看戏时几乎以泪洗面,不忍卒睹。一出难得的好戏,却让我难以抖擞。当时据说此戏又去经受了“锤炼”,我惟愿其复出后至少能让我只是迷恋,不再入戏中而见戏外才过瘾。
仍活跃在舞台上的陈佩斯
一出戏的成功,不只是它本身独特的程式美足资欣赏,还得有足够的思想容量让人咀嚼。做戏的难处,当然为看戏的难以想见,以致亦时时捏一把汗。小观众若要争取得更多,岂言易哉?!而况,有不少老戏迷坐在台下,我不过是手托着下颌,边看人做戏,边听人说戏,连个戏迷的雅号都未敢承当的。因为戏迷有戏迷的功力,看到得意处,于板眼上击节叹那么一声“好!”而我往往不懂底里,即便偶尔“好”上一下,偏偏也不是恰到好处的。
这次看陈佩斯拍的《戏台》之前,周围凡看了这部影片的朋友一致赞不绝口。观看这部据说不被“资本”看好的影片,我一直坐到了片尾,“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耳畔缭绕的是王安石那首《桂枝香·金陵怀古》词曲,画面中是男旦凤小桐跳湖。走出影院时,有位中年男观众喃喃自语:“唱的不还是‘霸王别姬’么!”是啊!而我仍旧沉浸于“毁吧”的台词情景中久难释怀。
《戏台》剧照
不知怎么,我越来越觉着一出戏会引起观众格外的青睐特别是评论界的推崇,并不是啥个好兆头。三十几年前颇受注目的越剧新戏《西施归越》,力图将文化反思与通俗艺术融为一体,以提高越剧的“品位”。其实,至今保持着大量世俗性观众的剧种,要缩短传统意识与当代意识的间距,首先还须甩掉“品位”观念。《西施归越》这出戏,点出了西施为勾践复国而献身,却在历史上从不被看成爱国的形象,相反被视作“不洁”的悲剧。其实这在历史上也早就点到了,“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孟子》)”。戏试图契入文化上的成果,最后不还是以固有的形式彰显了“归越”?当年我深深地被艺术形象所感染,不仅入戏,而且感受了略有咀嚼的余地。但我只是一个观众而已。
《西施归越》剧照
《戏台》是话剧也好,是电影也好,网上、媒体上对陈佩斯的一片叫好声里,我听见了有知名“影评人”发出了鄙夷的声音,说什么“指桑骂槐”啦、“囿于个人怨艾,格局促狭”啦、有“小情怀”而无“大信仰”啦,乃至否定为“平庸陈腐”云云。对于这样的扯淡,我倒想用一句“法无定相,气概成章耳”来形容陈佩斯十年磨一剑的画面感。“理尽法无尽,法尽理生矣。”沪上文庙门前,过去有一幅楹联曰:“做戏何如看戏乐,下场更比上场难。”我在写这篇《看“戏”》的时候,好几位朋友告诉我,已经二刷、三刷《戏台》了。我呢?习惯让自己的观影感受在心底“沉淀”一下,我想要说的当然是戏里戏外的“话”,不管什么时代,曲终了,人散了,再要拆了台,留下的只有人生如戏这句话。
网址:看陈佩斯《戏台》,再品人生如戏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212855
相关内容
看陈佩斯《戏台》,才懂何为“风骨犹存”戏如人生,人生如戏,看喜剧名角陈佩斯32年后的一场《戏台》人生
陈佩斯电影《戏台》原来人生如戏,权力能随意修改剧本!戏台方寸地,权力一炉香
陈佩斯,《戏台》,行业镜子
陈佩斯新作《戏台》毁誉参半,是佳作还是烂片,留给时间
是喜剧更是悲剧:我来评论陈佩斯电影《戏台》
陈佩斯投资《戏台》票房破亿,71岁再创事业高峰
您演的是什么戏?——观陈佩斯先生电影《戏台》有感
“戏比天大”的亿元赌注:陈佩斯《戏台》三十年磨一剑的不灭星火
七旬陈佩斯,《戏台》上下依旧真跪真爬,为艺术死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