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入社区,传承在少年!看深圳梅河社区如何玩转非遗
加入社区戏曲社团,参与传统戏曲表演 #生活乐趣# #生活质量# #文化生活# #传统文化传承#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祁琦
近日,深圳市福田区梅林街道梅河社区掀起一股传统文化热潮。8月4日启动的“戏曲入社区,传承在少年”系列活动,通过戏曲展览、非遗课堂、集市体验、名家讲座等多元形式,让居民尤其是青少年近距离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
活动由梅林街道党工委、梅河社区党委及党群服务中心联合主办,深圳市振鹏京剧团承办,旨在推动非遗文化扎根社区,激发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戏曲与非遗交辉,沉浸式体验点燃热情
“戏曲入社区,传承在少年”系列活动以“观赏+实践”为主线,精心设计了六大板块内容。8月4日,戏曲展览率先拉开帷幕。展区通过图文、实物陈列等形式,系统梳理中国戏曲发展史,陈列戏服、凤冠、马鞭、折扇等道具,生动展现戏曲服饰的象征意义与美学价值。一位居民感叹:“以前只在电视上看戏,今天能亲手摸到这些头饰,才真正明白‘行头’背后的讲究。”
同日,国家一级演奏员王立元的戏曲讲座成为活动“开篇重头戏”。讲座结合表演示范,深入讲解戏曲唱腔、程式化动作及妆容文化,并设置互动问答。现场家长反馈:“孩子听完课,回家就模仿起京剧的走步,还追问‘脸谱颜色为什么代表不同性格’。”
非遗实践课堂则成为孩子们的“创造力乐园”——8月5日至7日,“手绘脸谱”“捏泥人”“剪纸剪像”三场小课堂接连开展。30名学员在专业老师指导下,从历史渊源学到实操技巧,最终完成个性化作品。一名参与“捏泥人”的孩子举起作品自豪地说:“我捏的关羽泥人,老师夸我抓住了‘丹凤眼’的特点!”
8月6日的非遗集市将活动推向高潮。六大非遗摊位——扇画、雕版印刷、糖画等同时开放,居民凭体验券参与制作。糖画摊位前围满孩童,手艺人以糖为墨,顷刻间勾勒出龙凤图案;雕版印刷摊位则吸引不少亲子家庭,家长手把手教孩子拓印传统纹样。
好戏连台,传统文化传承再续新篇
“戏曲入社区,传承在少年”的高潮部分随后登场。8月9日,深圳市振鹏京剧团在梅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居民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戏曲演出。演出精选了我国传统剧种中最具代表性的9个经典剧目,内容积极向上,既展现了传统戏曲的艺术魅力,又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演出过程中,演员们精湛的表演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8月10日,第二场社区戏曲演出在社区公共区域精彩上演。演出团队搭建专业舞台,为居民呈现了喜闻乐见的经典剧目。这些剧目经过精心挑选,既保留了传统戏曲的艺术精髓,又符合时代主旋律。演出现场秩序井然,居民们沉浸在优美的唱腔和动人的剧情中。
两场演出特别设置的互动环节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多位社区居民受邀登台,在专业演员的指导下学习戏曲经典动作,亲身感受传统艺术的独特韵味。演出不仅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为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梅河社区此次“戏曲入社区,传承在少年”系列活动,是福田区梅林街道深耕文化建设、推动文化惠民、促进青少年美育传承的又一有力举措。活动不仅以多元化的形式展现了戏曲艺术的博大精深和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更通过沉浸式体验激发了广大社区居民,尤其是少年儿童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在寓教于乐中实现了文化的有效传承。
(受访单位供图)
网址:戏曲入社区,传承在少年!看深圳梅河社区如何玩转非遗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216768
相关内容
天津市新华社区学院非遗公益传习班开班 传统文化走进社区“非遗在社区”200余场活动展现闽南非遗魅力
文化进万家|市北区合肥路街道河马石社区“竹编芳华 传承非遗”庆“三八”妇女节竹编画DIY活动
讲好深圳故事!“睦邻文学奖”发布“深圳社区史,文学全纪录”创作计划
坪山麒麟跃动蓉城 深圳非遗绽放国际舞台
传承非遗文化,手绘油纸伞感受传统工艺魅力
霍山县漫水河镇:“非遗”迎新春年味有传承
感受苏派盆景文化魅力!常熟琴川街道世茂社区开展“盆景里的非遗”研学活动
秦皇岛北戴河:宣讲“邂逅”非遗走“新”又入“心”
青岛非遗相声文化艺术节:曲艺传承惠民 四方欢声笑语